目录

目 录

绪 论

一、研究缘起

(一)经典的衰微

(二)传播的变迁

(三)研究的支点

二、研究现状与学术史回顾

(一)近现代旧体诗研究

(二)近现代报刊与旧体诗研究

三、写作架构与研究方法

(一)写作架构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市民社会兴起与口岸文风变迁

第一节 近代上海崛起与报刊业的繁荣

一、十里洋场之繁荣与市民社会兴起

二、出版中心之形成与《申报》创刊

第二节 口岸流风与市民消费空间的肇兴

一、经济繁荣与口岸流风之变迁

二、消费空间与通俗文学的语境

第三节 早期报人社会生活与文化心态之变迁

一、科举废止:士人边缘化的制度开始

二、浪迹沪滨:早期报人群体的麇集

第二章 早期《申报》旧体诗研究

第一节 上海洋场竹枝词之兴盛

一、“以诗词为补白”:旧体诗结缘报刊

二、洋场竹枝词与上海市民社会景观

第二节 海上唱酬与文学交际网络的建立

一、以《申报》主笔为核心的文人唱酬

二、以洋场才子为核心的文人聚合

第三节 1890—1911:《申报》旧体诗的沉寂期

一、出版事业与经营策略之转变

二、人事变迁与旧体诗的停刊

三、上海小报对旧体诗市场的争夺

第三章 前期《自由谈》旧体诗研究

第一节 《自由谈》的创立及其与鸳鸯蝴蝶派的深厚渊源

一、世俗品格:王钝根的定型

二、鸳蝴文风:主编人选的承继

三、海上唱酬:交际网络的建构

第二节 《自由谈》作者照像:视觉政治与身份认同

一、地域性:从江浙才子到海上报人

二、名士气:文化认同与唱酬诗学

三、现代性:从文字神交到技术复制

第三节 前期《自由谈》中的文学现象和传播事件

一、了青追悼会与士人命运之哀叹

二、天虚我生与《玉田恨史》之传播

第四章 《自由谈》改革与旧体诗传播阵地的消退

第一节 1921年新旧并存的文学场

一、《东方杂志》改版与宋诗派的退潮

二、《小说月报》转型对鸳蝴派的冲击

三、新旧文学论战与国语运动的催化

第二节 新旧诗学论争与《自由谈》改版

一、文白论战与旧诗传播空间的缩小

二、《自由谈》改版与《春秋》创刊

三、改版后旧体诗的流向与走势

第三节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1912年《申报》刊载旧体诗(第116—119册)

附录二 《自由谈》投稿者小影(1913.3—1914.1)

附录三 《申报》刊载钱仲联旧体诗辑佚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