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养胜地”埃斯特角城

“疗养胜地”埃斯特角城

埃斯特角城,又名“东角”,是乌拉圭南部一座海滨城市。作为乌拉圭最著名的旅游小城,埃斯特角城坐落在伸入大西洋的狭长半岛上,拥抱着天涯海角,像是大自然造就的一枚棋子。由于怡人的气候、清新的环境,埃斯特角城成了驰名南美的旅游疗养胜地。

从世界各地千里迢迢赶来的游客,绝对不会错过埃斯特角城闻名遐迩的人民之家,因其外表通体雪白,又被称作“白房子”。这座建筑物风格荒诞,线条如海浪般波动起伏。从外至内没有一条平直的线条,全部曲折怪异,犹如一座错综复杂的迷宫。更令人惊诧的是,这座建筑没有任何的设计图纸,而是由建筑者随想随建,完全是其个人的随性发挥之物。

这样一座标新立异的建筑物是乌拉圭艺术家卡洛斯·帕耶斯·毕拉罗于20世纪60年代设计并建造的,这位异想天开的艺术家利用La Pionera海岸边弃置的木板盖起了房子的雏形,然后仿照地中海岸圣托里尼岛上的白色建筑群,将整座建筑刷得干净雪白,一尘不染,如同埃斯特角城悬崖之上的摆渡船,任由大西洋巨浪滔天,汹涌澎湃,它始终安静地守候在这片净土之中,肃穆而沉着地宣读尘世间所有善恶好坏的最终审判。

人民之家曾经是帕耶斯·毕拉罗的避暑别墅和画室,艺术家在这里生活起居,孜孜不倦地工作,并在此地平静而安详地度过了人生最后的一段时光。这座建筑还接待过众多文艺界的翘楚,甚至政治界的显要,比如智利女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25]外交官梅赛德斯·文森特,性别学家玛丽埃拉·卡斯特罗等。

在1972年那场安第斯山脉坠机事故中,艺术家帕耶斯·毕拉罗的儿子正是当时的16名幸存者之一,画家在这座建筑里同样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他凭借个人毅力与意志顽强生存下来的感激与敬佩。

建筑总共有上下三层,还有一座伸向大海的露台,世界上最为湛蓝的两样东西——天与海——在这里相遇。傍晚时分,低调的云层拦不住晚霞的热情,落日的余晖为大海披上金光闪闪的衣纱,而艺术家坐在露台之上,手中是一杯温热而浓醇的咖啡,他悠闲洒脱地陷入沙发中,目光眺望着触手可及的海浪与晚霞,大自然的宝藏尽数落入他怀中,所有的灵感与创意在那一刻无声地迸发,所有的自由与潇洒在那一刻随海燕冲破云霄。而他,融入了这一片海天相接的蓝色中,融入了昏晓相割的金色中,与苍茫的大地浑然一体。

除了人民之家,全球游客必游之地还有巴布罗·阿丘加里基金会公园。公园占地30多公顷,青翠欲滴的草坪之上坐落着大小不一、姿态各异的建筑;湖水碧波荡漾,与蓝天交相辉映,又使得这里与自然相交,多了几分来自大自然的亲切感。巴布罗·阿丘加里是乌拉圭当代雕塑艺术家,2007年,他创立了同名的非营利性基金会,将自己在埃斯特角城的工作室改造为会址,基金会的创立旨在为艺术与自然搭起沟通的桥梁,同时促进埃斯特角城文化与艺术的传播与发扬。基金会建筑共有三个展厅,其中展出了世界上许多知名艺术家的作品;除了展厅,还有一个大礼堂和一座露天舞台,每年夏季(12月至来年2月),基金会都会组织一系列的文艺活动,比如音乐会、流行音乐会、芭蕾舞表演等,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消夏。除了展览与表演,公园里还有一个教室用于开设雕塑、油画和陶艺课程。基金会所有的设施都进一步拉近了人民与艺术的距离,鼓励踟蹰不前又渴望一探究竟的人迈开第一步,叩响艺术殿堂神圣庄严而又殷勤好客的大门。爱好建筑的人还可以前往比佛利山城区的拉里博物馆,那里也展出了各种现当代的青铜、大理石雕塑作品,艺术与自然的融合汇聚成一股神秘的力量,令众多雕塑爱好者流连忘返。

乌拉圭邮政局曾于千禧之年发行了价值五比索的邮票,来向守望拉普拉塔河河岸的布拉瓦角灯塔致敬。而在埃斯特角城也有一座灯塔获此殊荣,被永恒地留在了2000年的另一张纪念邮票上。埃斯特角城灯塔位于大西洋沿岸,建造于1860年,比布拉瓦角灯塔还要早10多年。这是一座圆锥形的石砌灯塔,高25米,它的特点在于顶部的白色建筑上缀有红色的条纹装饰,给原本朴实无华、单调乏味的米白色灯塔增添了几分活泼与可爱,远远看去,只见一个高挑而健壮的巨人,头戴一顶孩童风格的帽子。

埃斯特角城灯塔不仅常年守望着辽阔的大西洋,它还远远眺望守候着对面天空一般纯洁而湛蓝的坎德拉利亚圣母[26]教堂。坎德拉利亚圣母起源于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的特内里费岛,她的名字来源于西班牙语的“蜡烛”一词,寓意人们向善、救赎之路上的光明。坎德拉利亚圣母原本是加那利群岛的守护神,然而她的影响散步世界各个天主教国家与地区,包括乌拉圭、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古巴、墨西哥、秘鲁、委内瑞拉等国。而对于乌拉圭而言,坎德拉利亚圣母教堂是埃斯特角城最重要的天主教教堂,它坐落在狭小的半岛上,是整座埃斯特角城最为重要的礼拜堂。这座教堂风格独特,不同于一般的大教堂,它的各个立面都呈现出天空一般清澈平静的蓝色,顶部铺以低调而正统的红色砖瓦,与头顶的蓝天白云互为映衬,倒像是天堂在这片土地上的投影。

被大西洋拥入怀中的埃斯特角城,最为丰富的便是平缓柔软的海滩。细腻而柔嫩的沙滩轻抚着孩童的脚背,淡淡的海水滑过冲浪者的肌肤。埃斯特角城有两处著名的海滩:布拉瓦海滩和曼萨海滩。[27]布拉瓦海滩波涛汹涌,十分适合冲浪运动,海滩常年配备救生员;而曼萨海滩则相对平易近人,海浪柔和,海风温顺。海滩的特点与它们各自的名字相呼应,就像大西洋哺育的一对孪生兄弟,一个乖张而奔放,另一个谦逊而文雅,一张一弛,一动一静,在大西洋的怀抱里各自生长。

布拉瓦海滩上最有名的景点是一座手指雕塑,也叫溺水者纪念碑,熟悉中国文化的人会联想到《西游记》中如来佛祖的手掌。这座名为“手”的雕塑自1982年完工后便一直是布拉瓦海滩的标志。1981年夏天,智利艺术家马里奥·伊拉雷扎巴尔在埃斯特角城参加第一届国际露天现代雕塑会议。会议规定要在公共场所设计并建造一座雕塑,而马里奥便把目光锁定在了布拉瓦海滩。这片凶猛乖戾的海滩曾经夺去过无数生命,马里奥也以此为灵感,创作雕塑来纪念遇难者,同时警醒游客。雕塑落成后,游客照片、明信片很快让这个作品传遍全球,设计师的名声也不胫而走。几年后,他又在世界其他旅游城市建造了雕塑的复制品或仿制品,比如马德里、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和威尼斯。[28]

相比布拉瓦海滩,曼萨海滩则更适宜人们在这里安详平静地晒日光浴。2016年,曼萨海滩上举行了纪念胡安·迪亚斯·德·索利斯[29]到达拉普拉塔河500周年的大型活动,再现了这位英勇的航海家率领船员抵达河口的历史场景。海岸边豪华的五星级康拉德酒店在众多酒店旅馆中脱颖而出。康拉德酒店是希尔顿旗下的酒店品牌,酒店内有拉丁美洲唯一的私人赌场,还有温泉疗养区、体育馆、夜店、购物街,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型休闲会所;除了旅游服务,酒店里还配有会议厅,举行论坛、音乐会、节目表演等。

距离埃斯特角城东南方8 000米的海域中,有一座海狮岛,是西半球最大的海狮栖息地,有20多万头海狮。除了各类品种的海狮,这里还是虎鲸、鸟类的家园。1516年,胡安·迪亚斯·德·索利斯第一次发现了这个海岛,船员对这里繁衍的众多野生动物感到不可思议,将它命名为“圣塞巴斯蒂安·德·加的斯岛”。1991年,政府颁布法令,禁止当地居民对岛上海狮的捕杀,之后还建立起了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岛上的生态环境。乌拉圭的生态多样性也得益于人们高度的生态保护意识,参加过乌拉圭独立战争的朱塞佩·加里波第[30]就曾被乌拉圭遍地飞禽走兽的景象深深震撼,并赞扬说乌拉圭是“上天特别眷顾的国家”。[31]

1858年,乌拉圭政府在岛上竖立了一座灯塔,以指引船只进出拉普拉塔河。灯塔高59米,是世界第三高和南美洲最高的灯塔,此外,它还是乌拉圭第一座靠太阳能及其他高科技发电的自动化灯塔。沿着灯塔外墙上的台阶可以登上塔顶,在这里,大西洋海岛和埃斯特角城海岸的全景尽收眼底。自建造之日起,灯塔便与天真烂漫的海狮们相依为命,守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和纯净无瑕的生灵。

埃斯特角城有一处著名的海滨区,叫拉巴拉。拉巴拉起初只是一个小渔村,居民主要靠捕捞业和水产业维持生计,直到20世纪40年代,大城市的居民厌倦了紧张的快节奏生活,回到渔村避暑消夏,随着人口的爆发式增长,各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这小渔村中拔地而起,加上各式各样的旅游景点的设立,拉巴拉愈加闻名遐迩。除了埃斯特角城各地共同的风景——海滩,拉巴拉夏季的夜生活也是这个曾经朴实无华的小渔村的一大亮点。拉巴拉桥如波浪板上下起伏的形状也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到来,这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智利诗人聂鲁达,他用诗意的诗句描写了这座弯弯曲曲的桥在粼粼水波之上闪耀的场景,就如同在河流的书卷上以混凝土写下的文字。

在1964年埃斯特角城的旅游宣传册上,其中有一页格外吸引人眼球,只见一排红褐色的建筑群,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的建筑风格,在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中脱颖而出。周围是碧绿的旷野、金色的沙滩,图片角落可以看见一方清澈干净的游泳池,砖瓦上光影斑驳,让人恍惚中以为来到了欧洲的城堡。在这张似梦非梦的插图旁写有这样一句话:“进入这扇门,您将开启一段做梦都不会想到的奇幻旅程。”它是埃斯特角城崛起的象征,是乌拉圭首屈一指的度假胜地,也是南美洲最负盛名的度假胜地之一——圣拉斐尔大酒店。

1948年,酒店开始接待房客,20世纪50—90年代,圣拉斐尔酒店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拉普拉塔河岸众多贵族家庭汇聚于此,甚至皇室贵族、艺术名流和娱乐明星都慕名而来,夜夜笙歌,纸醉金迷。对于那个时代的人而言,圣拉斐尔酒店就代表着奢华与上等。酒店里的活动大厅甚至还举办过多次政治经济性会议,1962年冷战期间的第八次外交部长会议,1967年的美国总统会议、美洲国家组织会议等,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当属1986年召开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第一次会议。[32]直至今日,全世界没有也不会忘记乌拉圭和“乌拉圭回合”在推动关税贸易谈判上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33]

然而随着1997年康拉德酒店的落成,以及21世纪初经济危机的影响,圣拉斐尔酒店的发展势头日渐式微,甚至一度面临停业的危机。现如今圣拉斐尔酒店已经被西普里亚尼酒店集团收购,期待它以另一种形式的重生。

埃斯特角城如同爱琴海边的圣托里尼岛,清澈而湛蓝的海水冲刷着它洁白而炙热的灵魂。它是居民归去来兮的港湾,是艺术家放飞思想的天堂,任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它自平静淡然独处一隅,守望着这一方天涯海角,守望着潮涨潮落的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