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焕生机

重焕生机

时隔多年后又一次踏上纪念碑球场,像游子回到了久违的故土,在欧洲辗转多年而不得志的这个乌拉圭人在河床队重新找回对胜利的渴望。欧洲赛场的经历没有消磨他的天赋,反而使他的球技不断提高,适应了多个位置、多种打法,更让他在困境中也常存重新再来的勇气。

回到熟悉的地方,但阔别南美赛场7年,已经33岁“高龄”的他能否重新找回状态,即使当年最忠实的球迷们都对此心存疑虑。当然这份担忧没有困扰河床球迷们太久,在回归的第一个赛季,弗朗西斯科利就夺回了最佳射手的荣誉,还帮助球队首次以不败战绩收获春季联赛冠军。1995年,他又一次被评为阿根廷最佳球员。

1996年,已是老将的他率领着一帮年轻人杀入了南美解放者杯决赛,在首回合落败的情况下,次回合2∶0逆转卡利美洲,[9]将冠军奖杯收入囊中。这是河床队在历史上第二次收获这个南美洲最高荣誉足球赛事的冠军,也是弗朗西斯科利第一次赢得解放者杯。时光回溯到1986年,凭借“乌拉圭王子”的帮助,河床队实力迅速提升,拥有了和南美其他强队一决高下的实力,在他离开后更是一举夺下了队史首个南美解放者杯,跻身豪门之列。阔别10年又回归,弗朗西斯科利终于弥补了当年的遗憾。在年轻球员为主干的河床,他成为当之无愧的队魂,组织调度把握全局,最终带领俱乐部拿到这个久违了的冠军奖杯。

“老王子”在自己所熟悉的舞台上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事隔多年,人们对于那个优雅飘逸的身影的记忆似乎已经有些模糊,但是弗朗西斯科利用精彩的表现又一次赢得了球迷们的心。他依然在禁区内如入无人之境般来去自如,也依旧风度翩翩,迈着灵活的舞步行云流水般突破对方防线,球迷们说看他踢球犹如在看芭蕾舞。他忠诚地守护着河床队,燃尽自己所有的能量为球队争取荣光。1997赛季,他帮助球队一路领先,赢得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联赛冠军奖杯。1998年2月,弗朗西斯科利泪别绿茵场。年少时,他初登纪念碑球场,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意气;成熟后,他又回到了这里,贡献自己的完美谢幕。

退役后,河床队多番邀请弗朗西斯科利回来担任教练,但是他一直没有接受。直到2013年末才决定出任俱乐部体育经理,继续守护这支心爱的球队。在他的运作下,河床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近年来数次在阿根廷杯、南美超级杯、解放者杯夺冠。不管是作为球员还是球队经理,弗朗西斯科利始终竭尽所能地帮助球队做得更好。

作为一个真正热爱足球的人,弗朗西斯科利是这样总结自己职业生涯的:“我感到十分欣慰,尽管20年来我的足球生涯充满了艰难与挫折,但我从不后悔,我获得过11次以上的国家冠军,我参与了我能赶上的大多数足球赛事。一个运动员一生中能拥有这么多机会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

他不仅仅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俱乐部,他是球队领袖,为河床队奉献了毕生才华;在国家队,他是精神支柱,带领着球队艰难前行。他的职业生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他未能在欧洲赢下最顶级的赛事,没有带领乌拉圭队夺得世界杯冠军也是他心头的遗憾。但就像每一个球迷看到的那样,他始终竭尽全力,在任何时刻都不曾放弃;他也一直风度翩翩,用才华征服所有的观众。足球给他带来了无数的桂冠,他却已经超越了足球的范畴,成了乌拉圭乃至南美足球的骄傲和象征。

1999年8月1日,在乌拉圭世纪球场举办了弗朗西斯科利的足球告别赛,他分别代表河床队与佩纳罗尔队出战,时任阿根廷总统梅内姆和乌拉圭总统桑吉内蒂都出席了比赛,共同送别这位伟大的球员。渐渐地,“乌拉圭王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只留下曾经的辉煌供人传唱。而在乌拉圭人和阿根廷人的心中,他们一直期盼着下一个足球王子的出现,再用那美丽的足球艺术惊艳世人。

【注释】

[1]迭戈·马拉多纳,前阿根廷球员,20世纪最伟大的足球运动员之一。

[2]济科,全名阿图尔·安图内斯·科因布拉,前巴西球员,有着“白贝利”的美誉。

[3]米歇尔·普拉蒂尼,前法国球员,被称作“任意球之王”,20世纪80年代最出色的中场球员之一。

[4]齐内丁·齐达内,前法国球员,足坛大满贯球员之一。

[5]全称为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金杯赛,是一项由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联每两年一度举办的国际性足球锦标赛,是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最顶级的国际级赛事。

[6]纪念碑球场,坐落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阿根廷河床队和阿根廷国家队的主场。

[7]尤文图斯足球俱乐部,意大利国内历史最为悠久的俱乐部之一。

[8]欧足联欧洲联赛的前身,是由欧足联每年举行的由欧洲俱乐部角逐的淘汰制赛事,在欧洲洲际级别比赛中重要性仅次于欧洲冠军联赛。

[9]哥伦比亚足球俱乐部,公认的南美足球豪门,球队以高效的进攻和快节奏的攻防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