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黛茶

马黛茶

在南美洲,马黛茶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著名饮品,而乌拉圭人更是热爱饮用马黛茶,甚至可以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马黛茶是他们的“国民饮料”,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之一。在乌拉圭,无论是在大街上,或是公交车上,甚至是烈日炎炎的沙滩旁,都会有人随身携带着一只保温瓶,瓶中装着热水,因为这样可以随时随地满足他们喝马黛茶的需要。

许多南美洲的足球巨星也有着饮用马黛茶的习惯,被誉为足球界“禁区猎手”的乌拉圭球星苏亚雷斯则可以说是马黛茶的忠实粉丝代表了,无论什么活动,只要苏亚雷斯出现,他用来喝马黛茶的保温杯和茶杯也一定会出现在身旁。许多球星在比赛前会有自己独特的小习惯,苏亚雷斯也不例外,他除了会在上场前绑上自己红色或蓝色的腕带以外,喝马黛茶也是上场前必不可少的一步。当他跟好兄弟梅西一起训练或是比赛时,两位“茶友”会共同分享马黛茶,还会与好兄弟、好战友共用一根马黛茶吸管,象征着他们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对于他们来说,马黛茶就是缓解压力、减少紧张情绪的“秘密武器”。马黛茶现在也已经成为南美洲足球强国球队的标志性特色之一,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这款“国民饮料”也再次引起了全世界球迷的注意:在开赛前,乌拉圭国家队的后勤团队早早地就为球队补充好了充足“燃料”——他们运送了180千克的马黛茶叶到俄罗斯的比赛前线,平均一个月下来,每天要消耗掉六千克的马黛茶叶。足以看出,这些乌拉圭人已经成为“马黛茶重度依赖者”,大概一天不喝,浑身难受,无法度过没有马黛茶的生活。

如此吸引南美人的饮品到底是什么做成的呢?马黛茶便是用水泡制马黛茶叶制成的饮品,因其饮用方式与中国的茶非常相似,因而在中国被称为“马黛茶”。马黛叶也称巴拉圭草,是冬青科大叶冬青近似的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一般株高3~6米,野生的可达20米,树叶翠绿呈椭圆形,生长于世界十大最古老、最神秘、最危险的原始热带雨林——巴拉那森林。

马黛茶历史悠久,最早是由生活在巴拉那森林周围的原始部落瓜拉尼人发现的。关于马黛茶的起源流传着几个传说:

相传最为广泛的故事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瓜拉尼人的祖先从远方来到南美洲定居,在这片土地上开创了新的文明。有一天他们遇见了一位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蓝眼睛、胡子拉碴的神苏买,苏买与瓜拉尼的后裔相处融洽,并向他们布道,传授农业生产技术。与此同时,他向瓜拉尼人透露了马黛茶可以使人保持健康、活力和长寿的秘密。后来,雨林土壤被破坏、部落被迫搬迁,有一位老人不愿离去,为了照顾年老的父亲,他的女儿雅里也留了下来。一天,一位不知名的传教士在牧场与雅里相遇,问她想要什么才能让她感到快乐,她没回答,但她的父亲同传教士说,他想要找回自己的力量,好带女儿回归部落。于是传教士给了他一棵绿色的植物,并告诉他如何种植、摘叶、烘干、研磨并冲泡饮用。这种植物泡制的饮品使老人恢复了体力,支撑着他长途跋涉回到了部落。之后,这种植物在他们生活的地方茁壮生长,这便是后来在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种植开来的马黛树。自此,整个部落沿袭了饮用马黛茶的习惯,并相信马黛茶能给人以力量和勇气,抚慰人心,驱赶孤独。

也有传说认为,马黛茶是一份报恩的礼物。某天,日月二神在丛林中散步时,忽然间一只美洲豹扑向他们,危急之际,一名叫Aba的美洲原住民英勇地用弓箭射死了豹子,拯救了二神。为报答其救命之恩,二神送给他一株植物当作谢礼,告诉Aba它能够带来无限的活力、健康与长寿,这株植物便是马黛茶。

第三种传说则将马黛茶视为古老的印第安部落守护神图巴赐予部落的一份珍贵礼物。为了将这份礼物传到子民手中,图巴下凡与部落最老的巫师苏买会面,传授给他摘取、烘焙、研磨及饮用马黛茶的方法,并说:“从今以后,我的子民将因饮用这种神的饮料而拥有健康快乐,即使在最寂寞、黑暗、饥饿、悲伤的时刻,只要饮用它,便能滋养身心!”待守护神回到天堂后,巫师立即按照神的指示,指导族人饮用马黛茶,发现果然有奇特效果,每位族人皆如美洲豹般年轻有活力,于是将这种植物称为“KAA”,意为“草药”。

从上面的传说可以看到,自远古时代起,马黛茶便在美洲人民的文明和生活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但其实马黛茶在世界上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与咖啡和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饮品”。在南美洲,马黛茶被称为“仙草”“天赐神茶”,因为南美洲饮用马黛茶的人们都坚定地相信,这种饮品一定是神赐予他们的宝物,对于保持身体健康会有极大的好处,喝了马黛茶就如同神在保佑他们身体健康一般。当然这只是神话传说。但根据一些现代科学研究成果,饮用马黛茶的确对健康有一定的好处:一来马黛茶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与食物纤维,可以帮助人体对抗氧化作用,延缓衰老;二来能清肠解腻,达到纤体护肤和降脂降压等功效,这对饮食习惯相对油腻、荤菜较多的南美人民非常有益;其三,其中含有高浓度的咖啡因,能起到替代咖啡和浓茶的作用。在早晨喝一杯,还能给人们对抗浓浓睡意,开启新一天工作的能量。正因这些好处,马黛茶如此受南美人民的欢迎,还有了“液体沙拉”“奇迹茶”这些带有“神秘力量”的称号。

乌拉圭人民的早餐中必有马黛茶提神醒脑,午饭后来一杯清肠解腻,闲暇之余与朋友小聚也要喝上几杯,马黛茶早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这种对于马黛茶的强烈依赖,不仅使得马黛茶本身成为乌拉圭,甚至南美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饮用方式也成为这个地域鲜明的文化特色之一。

想要喝上一杯“合格”的马黛茶,有三个元素是必不可少的,那便是茶叶、吸管和茶杯。茶叶自不必说,用以饮用马黛茶的吸管和茶杯也都非常精致而有特色。在乌拉圭,要想了解这些喝茶器具十分简单,随便问谁都可以,因为这是他们生活中最密不可分的东西,每个人都会有,而且每个人都是行家,从朋友手上借来一个,或是直接买上一套,自己当作艺术品珍藏起来,都是不错的选择。

喝马黛茶用的吸管通常由金属制成,大体为圆柱形,上端扁平稍弯曲,便于人们饮用,下端扁平呈勺状,可用来挤压搅拌茶叶,让茶叶充分出味,并且在勺状部分上带有小孔,可以在饮用时过滤茶渣。上好的吸管都是用白银做成的,因此,即便抛开它的实际用途不说,吸管本身便算得上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而茶杯形状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材质也一般为木质或葫芦。就如同讲究的中国茶客喝茶时认为用紫砂壶“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一样,常喝马黛茶的人对容器的材质也十分有考究,更是认为喝马黛茶“四分靠茶,六分靠罐”。葫芦材质的茶杯茶壶最为常见,因为葫芦的材质特殊,保湿不外透,烘干的马黛茶放在其中不易受潮,且葫芦本身没有异味,这两点特质能避免器具对马黛茶风味产生影响。在“资深饮客”看来,用不锈钢容器泡制的马黛茶会带有“刀味”,用陶制容器冲泡的马黛茶则带有“土味”。这一切皆因马黛茶在浸泡时会吸取容器的味道,只有适当的容器才能对马黛茶的味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南美各地喝茶、冲茶都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乌拉圭人民也不例外。他们在冲泡马黛茶前会先把装着马黛茶叶的葫芦罐放在手掌上,用另一只手的手掌盖住罐口,把罐子倒过来轻轻摇晃,把马黛茶叶中最细小的粉末晃到茶叶最上层,再加水冲茶,让水在注入茶壶时能最先接触这一层粉末。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层细小的粉末是茶叶的精华,粉末越是细小,冲出来的马黛茶越是有味道。葫芦茶罐中装了茶叶后,不可倒入沸腾的水,最好是待到水温为70℃左右时再开始泡茶,一边倒水一边用吸管的勺部挤压茶叶,挤出汁液,并将茶叶压实,让茶叶的香味能留存更长的时间。

现在出于卫生与方便考虑,乌拉圭人在外时大多使用保温杯和自己的吸管饮用马黛茶。由于乌拉圭人最先开始使用保温杯喝茶,这种方式在被传播出去时甚至还被称为是“乌拉圭人的发明”。但其实传统的饮用方法更加讲究,认为饮用马黛茶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一是传统方式泡茶喝茶所需的工具更加精致,流程更加繁杂,茶叶的用量也更加精确,甚至对什么时候才能将吸管放入杯中、吸管应以什么角度放入茶中也有考究,以此冲泡,风味更加浓郁;二是最好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围坐炭火旁,一人泡制好茶,大家共同使用同一个茶杯、同一根吸管,一人饮完,将茶具传到下一个人手中继续饮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人独自饮茶时相对不那么讲究,但是在与旁人一同喝马黛茶时,则有一些大家要共同遵守的“茶礼”。这些礼仪大多是从先辈时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譬如共同饮用马黛茶的亲朋好友中,须有一人担任给大家泡茶的任务,而除泡茶人以外其他人不可以随意翻动茶叶,此举可能会被看作是客人认为冲茶人手艺不好,需要饮客去搅拌茶叶“再加工”;在喝茶时从他人手中接过茶杯也不必说“谢谢”,只需在最后一次喝完不想再喝时说“谢谢”即可;一般冲泡的第一轮茶会被冲茶人喝掉,而不给客人饮用。一种说法是因为第一轮茶中粉末杂质太多,风味不佳;第二种说法则是说,因为从前战时曾有人在茶中下毒,以瓦解敌人力量,冲茶人亲自喝掉第一轮以示茶中无毒,客人从第二轮开始可以放心饮用。

诗人博尔赫斯曾说:“共饮马黛茶之时即休闲时光。”在他们看来,亲朋好友聚在一起饮茶之时正是享受安宁的神圣时刻,这一习惯也早已彻彻底底地嵌入了他们的生活。乌拉圭人民甚至为这一根植在他们生命中的习惯设立了一个节日——马黛茶节。从2003年开始,每年3月的第一个周末,乌拉圭南部圣何塞省的人民都会庆祝这一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举办游行,欢歌载舞,白天举行游吟,歌手歌唱比赛,晚上还会有当地民间艺术的演出。每年圣何塞省的省会圣何塞德马约市都会有将近3万人参与到节日活动中,人们将这一融入他们日常生活的习俗变成了一场融合了城市和乡村风情的盛会,将平凡的日常习惯变成了一场给人们带来欢乐的狂欢,用节日的方式再一次加深了马黛茶打在乌拉圭人民身上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