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桐:王昭君
初见珙桐,在纳雍。
临街的小酒馆,还没喝就醉了。
窗外锣鼓喧天,“珙桐之乡——生态纳雍”摄影展正如火如荼,身边高高低低各色人等背着长枪短炮,把这个从殷周时期就生生不息的顽强小镇纳入镜头。隐约能看到窗外新移来一株鸽子树。
鸽子树,又名珙桐,树如其名,高高大大,不信你看,稍稍直起身,它硕大的枝蔓就可以闯进来,不香,却足够健硕,带着一团一团的怒放的花,涌动着,仿佛要撞到你怀里来。
有个成语叫“夜郎自大”,说的就是夜郎国的人自视太高成了笑柄的故事,纳雍古属夜郎国,但你看到这种珙桐树的时候,自大感就变成了自信和自重:那花枝乱颤的热闹,让整个春天都变得鲜活可爱。
有个故事应该离那个成语的时代不远。传说有位夜郎国公主名叫白鸽,白鸽很有些花木兰的英雄气,每天习练骑射,外向而勇敢。有次在打猎时,突然被一条大蛇缠住,然后,自然就是英雄救美了,这个叫珙桐的青年猎手刀斩大蛇救下公主。
哦,还是简短截说吧,一个贫富差异太大引发的爱情悲剧。父王派人将珙桐射死,公主得知消息,换上素衣来到山上,一哭成血,染红素装。忽然雷声大作暴雨如注,在珙桐遇难的地方长出一棵小树,不多时已成参天之状。公主扶树恸哭化身白花挂于枝头,花朵的形状宛如活泼可爱的小白鸽。
类似的凄美爱情在民间版本太多,望夫石、回头崖,甚至那个叫孟姜的女人连长城都不放过,如此的小曲折已经见怪不怪了,但爱情,那些看不到头的爱情,总是让人唏嘘。
鸽子树很强壮,比如,我刚刚从窗口看到的这棵足有20米高,短枝如臂,心形的叶子像是刚画到布上去,新鲜油亮,无数的白花次第开放,异彩纷呈。据说,周恩来称其为“一树奇光带春景”。定睛看时,果然满树白鸽展翅欲飞,煞是喜人。
酒菜凉了,到了收拾残局的时候。站起来往外走时,在楼梯的拐角发现了一幅画。淡淡的笔墨,老旧的纸,几笔苍凉味道。鸽子树在左,一树繁花摇摇欲坠,树旁一辆篷车,珠帘半挑,美人如玉,琵琶在手,远处是戈壁黄沙落日。似乎有一股孤绝之气自笔墨之间冲杀出来。
那曲子,该是《胡笳十八拍》吧?看得出,画的是昭君出塞。
那是个永远和琵琶做伴的女子,陪着她的也只有斜阳蔓草、塞外笛鸣。汉家的霓裳换了粗制皮裘,没有葡萄美酒,也没有夜光杯。
当年,目中无人的中原民族除了修长城就是嫁汉女,他们的尴尬在于,既不屑于与异族小邦言和握手,又打不赢,于是用一座土夯泥筑的城以示不容侵犯,男人无计可施就让女人来救天下。“以女人换和平”实在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于是,刘细君王昭君们在大篷车上一路晃啊晃,晃到塞外,嫁一个从未谋面的男人,喝马奶,唱胡歌,以期求一个舍身取义的好名声。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响,黎庶无干戈之役”,一个女人就换来刀枪入库的和乐,男人们也可以杯酒言欢再无后顾之忧了,历史称其为“雄才伟略”,男人们更可以拍着胸脯声称自己远见卓识功高至伟,还捏着鼻子说:“一身归朔汉,数代靖兵清。看,要不是我如此英明,把你嫁了过去,你能青史留名永世不朽吗?”
朽不朽的,对于女人来说很重要吗?女人才不管什么国家大事,女人只要安稳地绣她的花,做她的饭,晨起时洗罢全家的衣裳,然后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等一个必要归来的人,四方小院三分田,听鸡叫看儿欢,在日子里平安老去,求一个平凡的美好。
嫁给匈奴王呼韩邪后,本已有了一个孩子,只是3年后呼韩邪就死了,昭君向汉朝上书求归,信曰:“臣妾幸得备身禁脔,谓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远窜异域,诚得捐躯报主,何敢自怜?独惜国家黜涉,移于贱工,南望汉关徒增怆结耳。有父有弟,惟陛下幸少怜之。”汉成帝令“从胡俗”,胡俗就是“父死从子”,不是“听从”,而是再嫁。于是,昭君又嫁给了呼韩邪的儿子复株累,再育二女。33岁时就默默死去,再没见到过汉家模样。
那些胡风荒漠的日子里,相夫教子的小幸福是不是足够满足了呢?据说入宫时,那些想让皇帝垂青的女子会求画师将自己的画像画得漂亮妩媚一些,以引起皇帝的注意,于是会给画师很多钱。昭君家贫,也不屑于此,结果画师毛延寿在画像的时候在她的腮下加了一道疤,汉元帝看了像,自然忽视昭君,在选出塞宫女时就点了这个并不漂亮的女子。而当昭君登车欲行之时,元帝初见昭君,惊若天人,但又无法食言,只得咬牙强欢。听说昭君刚嫁,元帝就抑郁成疾,当年夏天就撒手归西,年仅41岁。清人有诗:“汉主曾闻杀画师,何由画师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画师之罪成全了呼韩邪,也成全了昭君的落寞。那些大漠落日里,昭君东望长安,篱下植花接草,以一个小女人的身份换来汉匈两族50年的和平:“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琵琶声声里,草木斜阳下,有落雁之称的汉家女,早已人老珠黄,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一场婚礼就换来天下大定四方祥歌,只是那曲下琴弦,颤得几人能懂?
一个女人的青春就这么老了。
这也是另一个版本的珙桐由来:昭君身在胡地,心思汉家,于是,手栽异树几棵,亲养鸽子,每日携其手字放飞。想是以鸽传信,代她的肉身回到汉家。鸽子常是数日方回,栖于树上,遂化为花,此树便被称作鸽子树。
传说总是美的,就像那些唇齿留香的故事,总是夺人眼泪。
杜甫有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嗯,她的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大黑河南岸的一小块平原之上,孤零零地一站,就是两千多年。
珙桐:大植株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单叶互生,叶纸质,近心形,核果紫绿色,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夏初开花,从初开到凋谢色彩多变,枝叶繁茂,叶大如桑,花形似鸽子展翅。是植物界中著名的“活化石”之一,有“植物之中的大熊猫”之称。
珙桐花开为白色,花苞如穗,有风吹过,满树白花在叶中隐现浮动,如白鸽栖于枝头振翅欲飞,故有象征和平的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