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花蕊夫人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这么大气孤傲,是芙蓉。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苏轼一句偶然拾得的诗成就了芙蓉的一世英名。也难怪,晚秋开的花本就不多,偏偏芙蓉一开就满城锦绣,什么牡丹啊芍药啊,不知都躲到哪里去了。
谁敢和芙蓉争颜色?
一场雨后,天气凉了。芙蓉抖掉几瓣落红,依旧风风火火。芙蓉的奔放里有沧桑的美,不造作,不扭捏,像晚炊之后的倚门美妇,笑得烂漫。原来,这便是“如花美眷”。
美就不必说了,“芙蓉”这两个字已经旖旎得让人唇齿生香。清晨,那些推开柴门的早行者看到的是白如雪的芙蓉,午后开始,那雪已成血,如一个征衣溅血的勇士,故而芙蓉又有了“三醉芙蓉”的美称,像不像一个女人的成长,从最初的纯真可爱,到中年之后的丰润。看多了流年光阴也看惯了尔虞我诈江湖险恶,把一身未开的纯朴演绎成娇艳的清凉,把当初的纯洁熬成淡看炎凉的漠然。那些花浅笑着,叹红颜易老,美人迟暮。
看芙蓉是要去成都的,就像看牡丹定是要到洛阳。成都又名“锦城”,便与芙蓉有关。
五代时,后蜀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天性喜花,尤爱芙蓉。孟昶为取悦花蕊夫人,命于城中广植芙蓉,等花开之日,果然一片灿烂,孟昶笑曰:“芙蓉无花争香斗艳,而今满城锦绣,我蜀中真锦城也。”
作为中国人,要说一首唐诗背不出来简直不可想象,三岁孩子也会踉跄几步,然后扭头吟上一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可见唐诗本就是中国文化的招牌,顶风的大旗。而整部唐诗中,论到女子,鱼玄机、薛涛虽传奇一身却相貌平平。
“花不足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花蕊夫人一介歌妓,仅凭天姿国色便可得蜀主孟昶垂青,诗笺如雪,红腮作妆,玉嗓如莺的花蕊夫人不仅歌舞双绝,且做得一手好菜,“绯羊首”“月一盘”等都是花蕊夫人玉手调羹,加之冰肌玉骨,粉面樱唇,尤其文采飞扬出口成章,更令蜀主孟昶忘乎所以。自古才貌双全者无不令人惊艳称奇,罗袖漫卷便风采摇曳,让那些自命不凡的男人们直了眼睛酥了身子,蜀主孟昶也不例外,整日不理国事,与花蕊夫人相携书案吟诗作对,直到宋太祖赵匡胤以6万之众破孟昶14万甲兵,这好日子才轰然作罢。
历史层层叠叠繁繁郁郁,一笑倾城的事多次上演仍然叫座,精彩得花样百出。一国之君们也丑态毕露乐此不疲,概因国君之重,若没有三五红颜前呼后拥便不足以逞称雄之气势,妻妾成群也构成了帝王们独有的威严,而偌大的排场最终总是上演一出国破家亡的悲剧。
孟昶自缚出城请降,自然也忘不了带上花容月貌的花蕊夫人。而这位美得令人窒息的花蕊夫人也把宋太祖弄得心猿意马神魂颠倒,孟昶请降之后才刚刚7天便暴疾而终,后人认为是太祖毒死的,这话可信度挺高。
一道请降的孟昶之母不言不语不落泪,绝食数日而亡,倒是花蕊夫人宛转从命,成了宋太祖的红粉景象。
太祖早闻花蕊夫人诗词无双,那日,酒席宴上便要夫人作宫词一首以助酒兴,夫人也不含糊,开口吟道:“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词中多隐亡国之痛,太祖略感沉闷,命再作诗一首,便是那首令花蕊夫人名垂青史的述国亡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一句“妾在深宫那得知”把自己摘了个干净,亡国之事跟她就一点关系都扯不上了。说来也是,不能怪女人生得太美,只怪男人不能自持,说到底,还是男人那些汹涌着的荷尔蒙罪大恶极。
铿锵有力的诗句也让唐诗里那些大老爷们黯然失色自叹不如。想必在唐宋之时,仅凭这短短几句就会招得众多文人拜会诗人侧目。不过回头想想,若不是孟昶迷其美色,不理国事,又何来一片解甲风景?摩河池上的水晶宫殿,楠木为柱,沉香作栋,珊瑚嵌窗,碧玉为户,壁非砖石,尽取琉璃镶嵌,四周青翠飘扬,红桥隐隐。那风光岂不是亡国之景?把国破家亡归结到妲己杨玉环们身上,其实想想,情不迷人人自迷,关人家啥事?
男以健壮为雄,女以花容为妍,自古美人一张脸蛋便胜却风光无数,而一旦国君沉湎其中,则多为败国之象。妲己、貂蝉之后,有理由相信,女人的美,也是一种罪,这种罪让人面红耳赤死不悔改,在史册的缝隙之间探头探脑,让貂蝉之后李煜、吴三桂之辈把仅有的骄傲转成悲哀。红颜祸水常在嘴边却毫无警醒,男人的无赖便是把自己的好色曲解为女人美得离谱,实不知,女人的美更多的是取悦自己而不是取悦于男人,男人自陷其中又怨得了谁?
花蕊夫人诗词不少,仅古籍中便存诗数百首,多为宫廷艳词喝和之作,在唐诗选辑中则通常只录一首,可只是这一首,便为唐代女人增色不少,英姿如许,却又是无奈之音,无能之辈。虽诗存千古却仍不得好死,是死于美貌还是死于嫉妒,恐怕就没人说得清了。闭月羞花之貌本身就把亡国之痛演练得极其逼真,也把历史更迭的速度拉扯得十分紧凑。而时间的进步,却又多是在红颜淡笑之上,而非厚重的纸页之间,让人们饥渴之余,有一种醉忆脂粉我犹怜的兴亡之慨。
据说,花蕊夫人虽然委身于宋太祖,却私藏孟昶画像,每逢初一十五必当沐浴焚香供拜。宋太祖得知,命其交出画像,花蕊夫人不从,宋太祖一怒之下勒杀了花蕊夫人。后人仰其对孟昶的忠贞,尊其为“芙蓉花神”,故芙蓉又有“情花”之谓。
芙蓉:又名拒霜花、木莲。锦葵科植物,落叶灌木。花姿极美,白色或粉红色,到夜间变成深红色,芙蓉花因光照强度不同,故引起花瓣内花青素浓度的变化。
象征着纤细柔美、贞操、纯洁和至死不忘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