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冯小怜
山只爬了一半突然大雨,几个人挤在半山腰的亭子里很诗意地看空山新雨。原来缭绕缠绵的雾气一瞬间荡然无存,满眼清绿。
友人念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维的《山居秋暝》,时令景致都对着路数,顿觉身轻气爽妙不可言,似乎再在山路的拐角挑出一角禅房的屋檐就更美了。另一友则低吟:“帘外绿荫多,满地落花谁扫?休扫,休扫,一任东风吹到老。”
同行的说,莫要煞风景,哪里来的落花如雨。友用下颌点点亭外的树。果然,一场急雨打落花瓣无数,满地缤纷,好一个“一任东风吹到老”,多少萧瑟秋凉,尽在其中了。
那些兀自挑着翠挺挺的枝叶仰首向天的叶子固执地在渐小的雨里抖,有一丝丝努力挣扎着不肯认输的意思。细如手指的主干上撑开许多叶片,在雨里显得我见犹怜的凄楚可爱。原来挂在枝梢的花不堪摧折,零零散散地碎在地上,像一瓣瓣略略张开的诧异的唇,唇上胭脂未褪,还带着枝头的鲜香。
那是夹竹桃。
据说这是植物界里最蛇蝎心肠的。它的毒,只要一小口就足够放倒一个成年人。传说,在朝鲜半岛,若是与谁有仇就请他来家里做客,不露痕迹地用夹竹桃的枝干做成筷子,这样就可以在一个愉快的酒宴上大功告成,而夹竹桃的毒很难检测出来。它的毒性大到离它十丈八丈开外的水都不能喝,前些年台湾省和印度还有过不少误食夹竹桃植株旁边的野果和饮水而送命的事。
看似花团锦簇的生命,何苦害人?
友人说,你不碰它就没事,怎么反倒来怪它有毒?它的毒只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天底下哪一只乌龟愿意天天背着重重的壳?说到底还是欺负它的人太多。
真是至理,玫瑰有刺,但花好不折,也就不会伤了手,它的刺就构不成危险;夹竹桃有毒,也不过仅是它的防身手段罢了。一枝花,如此无辜,却背着骂名,实在是冒渎美丽。
史书上那些祸水红颜不也一样?美丽无罪,罪在以色误己之徒才是。李商隐的诗“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说得具体,但也带着大男子主义的“红颜误国”之慨,本是男人的过错,凭什么就把罪责都归到女人身上?
“一笑相倾”和“玉体横陈”都是耳熟能详的成语,前者的故事传得很滥,倒是玉体横陈的冯小怜,值得品味一回。
据说此女擅歌舞,犹长古琴,琴起可使归鸟闻琴而落,偏生又如花似玉体香如兰,北齐后主高纬视为明珠,还令其裸卧朝堂,让大臣们排着队一览秀色春风,“千金一视”,遂有“玉体横陈”一语横空出世。
不过想想似乎也说不通,一个皇帝,视为珍宝的女人就该一人享用,别人多看一眼就够推出午门砍头的了,怎么会广而告之靠美色敛财?一国之君也不缺那几文吧。从小也对“高祖刘邦母梦遇大蛇,后遂有孕”、腿上有72颗痣、每逢下雨就香气四溢之类的正史描述不敢置疑,不过想想,一个小小的亭长都可以被描写得伟大至此,把误国之罪嫁于女人之上又何足挂齿?
历史关于冯小怜美色误国的细节简直是叹为观止。当年北周军队狂攻晋州,时值高纬与冯小怜围猎,前方告急,冯小怜却余兴不止,在高纬派兵之前还要他先陪自己再猎一场。于是有了李商隐句:“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高纬国破家亡之时,不是想着如何复国,而是请赐回她的美人冯小怜,比起昏君纣王更胜一筹。
等后齐被灭之后,因为冯小怜实在太美,先是被赐给了宇文达,后被赐给李询,最后还是难逃一死。宇文达妃子是李询的妹妹,她与冯小怜争宠,冯小怜随后演出了一场五代十国版的《甄嬛传》,差点将李氏迫害而死。后来隋文帝建国,又将其赐给李氏的哥哥李询,李询为妹妹报仇,令她穿着粗裙舂谷。后来,李询的母亲干脆赐死了她。
伴在君王侧的女人定是极美的,红袖添香之余,似乎也红袖添乱。似乎那些败国之君,都是毁在了女人的石榴裙下,不是君王无能,实在是女人太美。不过,这借口怎么看都似乎不合逻辑。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是好色误国,而不是色误国,就像花虽有毒,你保持距离就不会有危险。你沉迷于花香,偏要一亲芳泽,那就别怪我扎你的手要你的命了。
冯小怜有过一首诗,宇文达命其弹琴,弦为之断,于是冯小怜望琴流泪,诗云:“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欲知心断绝,应看焦上弦。”
倒也凄切入骨,冷艳中带着旧情不忘的珍惜。
夹竹桃:常绿灌木,花开紫红色,浓香艳烈,鳞片状重瓣,娇艳异常。花似桃,叶像竹,性耐寒,四季常青,春夏秋三季皆可开花,此谢彼开,分外娇艳。
有资料称,此花应为甲子桃,源于其虽花开繁盛,却很少结果,60年结一次果,果实极为少见,故称甲子桃,“夹竹桃”为语误。
夹竹桃是植物界中毒性最大的品种之一,其毒素少量即可致命。
夹竹桃寓意美丽而危险,请勿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