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唐伯虎
桃树,永远是道家的钟爱之物。桃谓之“逃”,隐遁出世的道家思想的核心,就在这个字上。
那飘逸洒脱,把所有的花容都比得失色。
桃算不得艳,那遒劲的枝杈,龟老的皮,不修边幅的仪态,简直有些放肆随意;花也不大不香,粉红粉白的倒是很有些妖气,修炼千年得了道成了仙,放浪形骸地妖。
桃和道家的根本是共通的,讲究的就是个散字。成了仙,也是散仙;何况是妖,无拘无束才是硬道理。
于是,几乎没有人有闲情逸致去修剪桃树,随它长;开不开花也无人问津,随它去。它也乐得自在,想左一枝就左一枝,想右一枝就右一枝,疏影横斜得极放任。待三四月里有些暖意了,也满心散漫地随便开上一树碎花,一夜雨,说落就落了;落了也不伤心,依旧我行我素着与风和雨缠绵着。
桃树下可以放一张琴一壶酒,世界似乎就圆满了。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趣,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才子唐伯虎不愧是个爱桃的仙人,虽在尘间,却独得桃花真意,知晓桃的全部心意。
二十余岁便成了孤家寡人,又受科场舞弊案拖累,终生不得做官。曾放言科举考试稳拿第一的唐伯虎于是绝意功名,终生卖画为生。他在家门口广植桃树,待桃花开时便置酒琴书画于树下,放歌狂饮,醉后挥毫,天地之大,不过一片桃林几杯酒。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那个当年呼号狂傲想擎国之栋梁,“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雄心早被一片桃花染得醉眼蒙眬了。花间快活的逍遥又岂是顶戴花翎能比?与其谨慎小心地拼一个功名,不如花前月下对影三人,闲情逸趣里才是大快乐大解脱。看破官场仕途的险恶丑陋后还是选择了避世终老,虽然消极,却至少是轻闲自在。“彼何碌碌我何闲”,透着无奈,也透着洒脱。怀才不遇就不遇吧,我遇到了桃花。临终与万树桃花为邻,至死不失风雅。
若是回首看他,果然活得散仙一样,虽然郁郁不得志,却独能享乐于天地之间,也是一大幸事。临死仍不忘自嘲,作诗云: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死又如何,就当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待到桃花烂漫时,只是少了我一个人、一杯酒,而已。
桃花:落叶乔木。株高6米~10米,树干灰褐,质地粗糙,有细密通气小孔。花单生,色白中透粉,娇嫩可人。桃树姿态优雅娇美,枝干横斜遒劲,密疏有致,花不禁风雨,遇风则落;花朵丰腴,色彩淡雅清致。树龄可维持20~40年。
代表着浪漫的爱情和放荡不羁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