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0:主动作为谋发展,逆势而上谱新篇
应对疫情多措并举,主动为企业纾困解难,组织开展战疫主题全媒体传播。疫情发生后,北京局在全国率先推出支持网络视听企业保经营稳发展“暖企八条”,涵盖线上提交备案审核材料、压缩节目备案审核时限、优化备案制平台服务等八项措施,帮助视听平台和影视机构回笼资金,改善运营状况。在全国率先推出视听产业园区演播室复工防控指引,根据疫情状况完善更新,指导产业园区科学有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第一时间联动北京市卫健委和市疾控中心,组织调动优酷、北京IPTV等16家平台,24小时内搭建上线“北京健康一起行动”专区,截至2020年5月,矩阵传播科普防疫信息共650条,浏览量超过12亿次,得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领导批示肯定。策划推出战“疫”主题网络视听朗诵会,开展“战疫有我 身边暖故事”短视频展播,发起“战疫中的她”短视频活动,从2020年3月3日到3月9日,征集作品1347条,播放量2.8亿次。组织短视频平台联合北京多家区级融媒体中心,开展“首都抗疫快行动 妙手回春暖京城”系列直播。
主动作为,聚合平台优势资源,做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网络宣传。北京局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组织重点网络视听平台和影视企业,聚焦对口支援地区开展多元立体宣传。爱奇艺、长信影视推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主题短视频,截至2020年底,播放量超过700万次;优酷与和田地委宣传部对接,打造和田精品视频展播专区,宣传当地“网红”景点;扶持推广快手《新留守青年》《粉》、梨视频《我在扶贫一线》等短视频“微精品”;快手为和田官方短视频账号提供流量扶持,截至2020年底,“和田地区文旅局”和“和田市文旅局”官方号播放量突破5000万次。充分发挥网络视听赋能优势,帮助对口支援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开展影视教育。组织快手为和田提供“快手幸福乡村带头人”“快手基层创作者培养计划”等专业培训项目,组织爱奇艺开展“光影助力成长计划”,向和田850所中小学捐赠会员卡,捐建影视教室12间,计划举办流动电影公益放映137场,实现和田七县一市的影视教育全覆盖。
筑牢底线思维,坚持人防技防有机衔接,夯实首都网络视听安全屏障。
一是聚焦重要节点。针对重大活动和重要节点,严格落实重点网络视听平台工作例会制度,及时传达党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组织督导北京全市平台完善安全内审制度。二是开展专项行动。压实平台主体责任,持续开展“清风”“护苗”等专项行动,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三是强化应急响应。坚持网络舆情日报制度,及时监测处理热点舆情事件,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四是联动线上线下。充分发挥网络视听节目监督志愿者作用,2020年共开展网络视听普法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18次,联动爱奇艺、优酷、抖音、快手等重点平台开展线上宣传活动,截至2020年底,浏览量达1500万次。
不断完善精品创作“北京模式”,持续推动关口前移,加快网络视听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20年,北京局通过创作调度、题材论证、剧本审读、拍摄指导、备案审核、宣传推介、评奖评优等一揽子措施,引领视听平台和影视机构围绕重大主题和节点,深耕现实题材创作,讲述新时代发展故事。发布“中国榜样”系列网络电影片单,《毛驴上树2倔驴搬家》、《中国飞侠》、系列网络电影《我来自北京》等多部作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其中《中国飞侠》分账超过1700万元。引导鼓励短剧集项目,全程把关《我是余欢水》《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重点作品,组织专家多轮研议,帮助创作团队提升品质。“京产”短剧领跑,精品创作模式获得媒体和观众广泛好评。全程把关《这!就是街舞 第三季》《奇葩说 第七季》等头部IP规划创作,实地调研指导《奋斗吧!主播》《乐队的夏天 第二季》等重点节目,鼓励引导抖音等备案制平台结合自身特点,加强模式创新,推出《很高兴认识你》等“直播+综艺”节目。全程指导《追光者:脱贫攻坚人物志》《劳生不悔》《春风烈》等脱贫攻坚题材网络纪录片创作,共有5部作品入选广电总局2020年上半年推优活动,位列全国省级广电部门首位。支持快手、梨视频等备案制平台放大自身优势,发力优秀短视频创作,扶持引导《看见》《点赞中国》《我在扶贫一线》等20部优秀作品。37部作品入选广电总局2019年度及2020年上半年优秀网络视听作品推选活动,5部作品入选广电总局第一、二季度重大题材网络影视剧项目库。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健全登记备案管理制度,鼓励新业态、新平台稳健发展。2020年,北京局将50家重点平台纳入日常监管体系,开展制度建设、宣传引导、内容把关、人员培训四项服务,为贝壳找房等新纳入管理的平台“送课上门”。指导抖音、京东、快手等平台开展节目创作,支持备案制平台与德云社、开心麻花等首都文艺机构合作推出线上相声、话剧、音乐会、音乐节等节目。指导美团、有来医生、瓜子二手车等平台建立健全总编辑负责制和内容审核制度,完善安全体系。加强行业主管部门之间协调联动,进一步密切与北京市文化市场执法总队的沟通对接,建立备案制网络视听平台信息沟通机制。
发挥协会桥梁和纽带作用,探索“网络视听+”应用新场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北京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广泛吸纳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MCN机构、重点影视制作公司、网络技术龙头企业等各类主体加入协会,陆续组建“技术专业委员会”“短视频、直播与MCN专业委员会”“网络电影专业委员会”“媒体融合专业委员会”,制定细分领域行业标准,开展专项课题研究,鼓励北京视听企业抢抓“5G+超高清”发展机遇,探索网络视听在跨屏、多屏、虚拟“无屏”等场景下的新应用、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