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个性表达、融汇多样视听类型——打开网络电影市场多重空间
从市场角度看,该系列作品从创作初期就具备了更高格局,既坚守文艺作品的思想内涵,同样也对主流商业市场进行破圈和开拓,给行业带来了更多思考。《我来自北京》主创团队在创作中,善于用符合年轻观众审美的视听语态、急缓搭配的故事节奏、恰到好处的悬念、轻松幽默的剧情和鲜活可爱接地气的人物,迅速拉近和观众的距离。新的题材、新的内容,在网络视频平台带来新的观感,共同让影片更加顺畅地传递主题和价值观。
从网络电影文本层面看,在《扶兄弟一把》中,编剧束焕以“新风生活+经典喜剧类型”的情节设计,制造了经典的“拜见岳父大人”的喜剧类型。经典的好莱坞喜剧类型与中国基层“土气”相结合,产生了奇妙效应:好莱坞别墅庄园变成了乡下土房、大派对变成了丰字宴。《铁锅炖大鹅》以东北为喜剧地域背景,设计了诸多语言笑料、情节包袱,东北人的喜剧天赋和特征,在片中提炼得极为精彩。《过年好》也是以东北为故事发生地,“东北味”体现在更为细节的东北元素上,欲扬先抑,民俗奇招“怪”出,“小品味”更甚于情节性。
从这一系列影片的创制中,长信影视总结了三点收获和体会。首先,扶贫工作是每个基层干部、共产党员的时代使命和责任,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需要干群一致的协同。而具体到每个地区、每村每户,又都有各自难啃的硬骨头。这些成为《我来自北京》系列作品的戏剧设计创新点——将扶贫工作世俗化,让每个观众看到基层扶贫工作者的喜怒哀乐,而不是观众常接触的、规范化的新闻报道或纪实,它落实到每个人物角色身上,描摹出了基层扶贫的真正现实,触摸到了现实主义的温度。其次,将扶贫思维情节化,主角人物都设计为扶贫一线的第一书记,他们始终要将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论进行消化宣讲,让老百姓感受到扶贫的要义。主创们较好地消化了扶贫思想,在片中通过不同的叙事情节阐述了各种扶贫方式,也侧面印证了扶贫工作的复杂性,总结了中国脱贫攻坚的经验。最后,将“干群冲突”喜剧化,这里的“干群冲突”不是实际的恩怨,而是脱贫致富道路上的思维冲突、落后思想、客观条件不足等引发的争论。正是对这个要素的提炼,让本片拥有了特殊的“贺岁喜剧”故事类型。片中展现的“硬骨头”问题各异,很多让人哭笑不得,但青年扶贫干部没有任何叫苦、畏难、厌战情绪,而是见招拆招,用心、用情、用力,甚至斗智斗勇,最终“啃”掉这些最后的硬骨头,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我来自北京》系列作品真正建立了“扶贫题材贺岁喜剧”这一崭新的网络电影类型,从呈现效果看,该系列作品乡土气息浓郁,主旋律加入轻喜剧风格,平凡真实中蕴藏生活乐趣,矛盾冲突中伴随生活智慧,诙谐而不失庄重,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网络电影《我来自北京》系列作品前3部上线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过年好》分账票房超过1200万元,荣登爱奇艺网络电影2020年度票房榜。《铁锅炖大鹅》获得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互联网影视峰会“精品网络电影”,主演岳丽娜也凭借该片获得“精品网络电影年度女演员”称号。该系列作品以精深的主题表达、精品制作力求对基层精准扶贫准确表现,为网络视听主旋律题材作品创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该系列作品目前已制作完毕,待上线的作品有基层公安治安与扶贫主题的《我爸是警察》、黄河地域文化特色与扶贫主题的《福从天降》、基层法治与扶贫主题的《按下葫芦起来梨》、少数民族藏区与扶贫主题的《玛尼堆的秋天》,都将延续该系列作品的创作风格、主题表达、艺术水准,反映多样基层风貌和特色扶贫故事,刻画出基层扶贫工作者群像。长信影视将践行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用网络视听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扶贫经验,更好凝聚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