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态融合化
5G、AI、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重塑了视听新媒体生态,视听新媒体行业呈现终端、业态融合化特征。
内容生态界限愈加模糊,突破媒介形态的限制。一是视听业态间逐渐开始差异化融合发展,构建更具生命力的生态格局,探索更多发展可能。如在疫情影响下,影院关门,很多电影被直接放到网上免费或付费观看,电影与网络电影、电视剧与网络电视剧、电视综艺与网络综艺等界限进一步模糊,越来越多的视听节目可以在大屏、小屏之间“无缝切换”。二是视听业态开放性地与其他垂直行业跨界融合,并产生泛视听应用,针对跨行业的视频应用场景开展泛视听内容的定制开发,推动视频内容多终端呈现、多场景应用,并进一步推动泛视听领域下新场景的应用以及新业态的发展。如“视听+教育”“视听+电商”等泛视听应用,以及在线音乐会、综艺节目云直播等云娱乐、云制作等新模式。三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界限趋于模糊。传统的电视接收终端转变为集电视节目接收、娱乐、通信、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视听媒体服务中心,手机越来越成为音视频收听收看的主要渠道,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在智慧广电推动下,“广电+”“新闻+”等创新服务涌现,传统广电媒体开始以用户为核心进行生态布局,新型媒体形态逐渐建立并取得成效。
视听新媒体应用场景逐渐融合。技术的发展在推动业态创新的同时,也助推终端产品加快更新换代、推陈出新,扩展原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从单一的传统收听收看转向智能家居、车载、智能手机、智能音箱等多元渠道,从终端的单一功能转向多元功能,从人人互联、人物互联走向万物互联,由线性传播走向立体多向传播。如网络音频,作为伴随式的收听方式,很好满足了人们碎片化时间的收听需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音频与AI、物联网技术协同发展,为网络音频在智能终端设备上跨平台无缝应用提供契机,如在车内用智能车载系统收听的音频节目,下车后可以继续用手机播放,回到家中可以用智能音箱或其他智能家居设备继续收听。而对于大屏端,AI与屏幕的结合,让人机交互、网络服务、终端联动等功能互相连接扩展,使屏幕拥有更强大的感知和“思考”能力,实现大屏与小屏等多设备交互,多场景互动。
【注释】
[1]孙文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视听一处处长。
[2]工业和信息化部:《回眸“十三五”信息通信业:打造普惠宽带网络 夯实数字经济基石》,2020年10月28日,https://www.miit.gov.cn/ztzl/rdzt/sswgyhxxhfzhm/xyzl/art/2020/art_822e3807822f45c9bb795d45b9e25167.html。
[3]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年通信业统计公报》,https://www.miit.gov.cn/jgsj/yxj/xxfb/art/2021/art_f2e9a4844b964586bfea3977c2e1baf2.html,2021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