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题材局限,照亮网络电影现实题材之路
奇树有鱼一直致力于创新题材的探索,一方面考虑到网络电影作为内容载体,高度重复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增强原创能力,拓展题材广度深度,追求内容品质的提升、突破和创新,成为优质作品努力开拓的创作方向;另一方面的考量是新的受众人群的增长,所有的创新都具有一定的商业风险,但只有大胆尝试创新,才会有更多元丰富的内容表达,推动作品品质提升与产业进步。
与传统商业题材的大制作、大场景、大特效不同,现实题材网络电影一直以来处于“创作难”的现状中:一方面,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网络电影作品,具有可以使人共情的亲和力和真实表达至关重要,唯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因此对故事情节的设计和演员演技的完成度要求会更高;另一方面,部分作品对“现实”的艺术加工过于夸张,造成了与真实生活的脱节。
2019年,奇树有鱼打造了第一部主旋律网络电影《毛驴上树》,网络电影向现实题材发力,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毛驴上树》的成功证明了当代年轻观众对于诚意之作的主旋律影片,接受度很高。这一次团队在创作中,没有将现实题材单单局限在扶贫故事上,而是去发掘更多小人物的奋斗故事,力求深刻认识时代丰富性、实践多样性,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来讲好故事,力争创作出更多有意义、有意思、有故事、有生活的文艺精品。
基于《毛驴上树》的成功经验,在《中国飞侠》立项之后,其中一个工作重点就是主创班底的搭建。该片编剧张五毛作为作家,常常以犀利通透的文字观察解构社会,擅长从社会焦虑、弱势困境中抓取内容,同时他拥有丰富的个人经历,本身就是从底层打拼奋斗出来的,与影片想表现的核心主题有极大相似性。导演陈静擅长执导现实题材影片,表达别具一格,有过多部成功作品。两位创作者的加入,为整个项目增添了信心。在主创团队搭建完毕后,另一个工作重点则是放在剧本内容环节,主抓的就是剧本当中关于情感的呈现。通过对剧本的打磨,奇树有鱼也在继续积累自己在剧情片内容上的创作经验。比如关于人物群像的塑造与平衡,群像中主线的聚焦与副线的取舍等,并最终将创作聚焦到了核心人物李安全的塑造与打磨上。为力求精品,影片仅筹备就耗时十个月,比一般商业题材网络电影筹备时间多了几倍。
真正的好内容、好故事才是网络电影的核心竞争力。一般来说,网络电影主要依赖于两个渠道的受众:平台站内用户和短视频平台上被影片片段吸引而来的观众。而《中国飞侠》作为创新题材探索的突破就在于:更大的受众空间,更温暖的营销方式,更有共情的受众体验。例如教师、学生、外卖员等群体都加入口碑阵营,形成口碑“自来水”,自发地宣传影片。同时微博上还发起了“中国飞侠”“你心中平凡且伟大的职业”等有温度的话题,以及“给外卖小哥送温暖”的线下晒单活动,在观照现实的同时让人倍感温暖。
通过《中国飞侠》在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深度探索,我们深刻地领悟到,要用诚意描绘这个时代,用影像展现小人物的喜怒哀乐,用发生在身边的最平凡和真挚动人的情感,真正敲开观众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