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系统的主要功能
预约挂号系统功能可以划分为基础数据层、号表管理层、号源开放层、挂号服务层、登记挂号层、数据利用层共六个层次。
(一)基础数据层的主要功能
基础数据层表示挂号系统需要的基础数据字典,包括定义出诊时段字典、定义号名(号源名称)、定义号别(出诊医生职称)、出诊科室字典、楼层指引字典、医护人员字典、医护人员专长字典。对于集团医院,不同院区的出诊时段可能不一样,需要分别定义。出诊科室字典来源于HIS的门(急)诊科室和医技科室字典。楼层指引字典用于挂号单上打印就诊科室的位置。医护人员字典来源于HIS的门(急)诊科室的出诊医生。医护人员专长字典用于挂号过程和分诊过程的导诊。
(二)号表管理层的主要功能
号表管理层是门(急)诊安排的关键,是门(急)诊就诊流程有序的保证。具体内容包括:
(1)排班模板。排班管理员定义一周的排班母版,一般以号名为单位定义出诊时段、总号数、加号数、预约号数、限号数等,并可随时修改排班母版。
(2)生成排班记录。生成排班记录模块用来根据已定义的排班母版生成一段时间内的排班记录表。
(3)新增排班记录。新增排班记录功能用来应对医生临时增加出诊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是相同时段仅出诊一次,以后不再在同一时段出诊。
(4)查询/修改排班记录。查询/修改排班记录模块用来对排班记录进行查询/修改,纠正与实际出诊的偏差。
(5)暂时停诊。暂时停诊功能用于停止已经挂出的排班记录,已经挂出的号,医生要负责出诊看完。
(6)停诊。停诊功能适用于排班当日医生由于有事不能出诊的情况,停诊前,若有患者已挂出此医生的号,医院要负责通知患者“医生已停诊”,患者接到通知后可以选择换号或退号。
(7)撤销停诊。撤销停诊功能用于对暂时停诊或停诊的号恢复为出诊状态。
(8)替诊。替诊功能用于实现当医生本人不能出诊时,由其他医生临时替代本人出诊。
(9)节假日调整。节假日调整功能用于将法定节假日的排班表与某一工作日的排班表进行调换或者调整为某一周末的排班表。
(10)分时段预约策略分时段预约策略是指根据医院各科室患者就诊的特点,在定义排班模板或增加排版记录时,定义各个号源的就诊时段,每个时段分配不同的挂号资源预约数。目的是使患者知道自己的就诊时段,节省就诊时间。
(三)号源开放层的主要功能
号源开放层用于定义号源的发布策略并发布挂号资源。
(1)排班记录(号源)。排班记录(号源)是指通过号表管理层的功能模块生成可以挂号的号源。
(2)排班表查询服务。挂号业务相关人员可通过排班表查询服务查询排班情况和号源剩余情况,以便回答患者的咨询和进行导诊。
(3)当日停诊号源发布服务。当日停诊号源发布服务是指医院在门诊大厅通过LED屏幕或大尺寸平板电视将当日的号源的停诊情况予以公布,提醒患者不要盲目排队挂号。
(4)当日剩余号源发布服务。当日剩余号源发布服务是通过门诊挂号大厅信息显示系统将当日及规定时间内门诊出诊医生的个人信息、数量、楼层分布、诊室布局、每个医生最髙挂号数、目前已有挂号数、挂号费等相关数据予以公布。通过提供的大屏幕显示接口功能,实现挂号资源的大屏幕显示。
(5)按策略发布的预约资源池.对预约号源按照预约挂号不同形式定义发布策略并进行资源发布。例如,定义网络预约可以提前预约的天数;凭预约条挂号的资源不对外发布,只能通过医院现场窗口预约的规则定义等。
(四)挂号服务层的主要功能
挂号服务层向门(急)诊患者提供多种挂号形式,对急诊患者只提供在医院现场挂号,而门诊患者既可在现场,也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挂号形式挂号,如窗口挂号、窗口预约挂号、电话预约登记、自助挂号、网上预约挂号、第三方预约挂号平台等形式,并向登记挂号层产生登记或挂号信息。
(1)门诊挂号。门诊患者可选择多种挂号形式挂号:可以在医院现场挂号,也可以进行远程预约登记或预约挂号。
(2)急诊挂号。急诊患者先到急诊分诊台,由分诊护士评估患者情况后,进行病情分级,手工开具预诊单。患者持预诊单到急诊挂号处进行挂号。患者无资料的,需要建卡。急诊挂号系统除录入患者的一般挂号信息外,还要录入患者的病情级别(Ⅰ、Ⅱ、Ⅲ、Ⅳ级)和初步诊断(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创伤类、其他)。
(五)登记挂号层的主要功能
登记挂号层主要提供与挂号业务逻辑和数据持久化相关的模块功能。
(1)HIS预约登记记录。HIS预约登记系统的输出是产生预约登记记录。
(2)HIS预约挂号记录。HIS预约挂号系统的输出是产生预约挂号记录。
(3)取号功能。在患者取号的环节中,应注意:①系统要定义好取号规则,规定患者在相应的时段内及时取号;②定义未取号资源的回收策略,避免号源的浪费;③定义取号违约黑名单管理规则,对违约超过指定次数的患者列入黑名单管理。
(4)挂号费、诊金减免策略。国家和地方对不同预约挂号人群出台了相应的挂号费和诊金减免政策。系统能按患者费别、身份、号别、年龄段、是否退休、是否有门诊优先证等状态计算挂号费、诊金、诊金记账费。例如,持有老人证、伤残军人证的患者免收挂号费;离休的公费医疗患者挂普通门诊号可以减免诊金。已经列入公费医疗黑名单的患者不能进行诊金减免。定点医院不在本院的只能在挂急诊号时才能享受诊金记账。这些规则需要用系统的费用减免策略管理器进行预定义。
(5)取消登记。患者成功预约登记后,若不想就诊了,可以用各种方式通知院方取消预约登记。取消登记的号源系统按照回收策略进行回收。
(6)退号功能。退号环节设计上应注意:①定义退号规则,如医生接诊后就不能退号;②定义退号资源回收策略。
(7)换号功能。换号过程是先退号再挂号。有两种情况导致换号:①主观上由于挂号过程操作失误导致的换号;②客观上由于出诊医生临时停诊导致的换号。
(8)号源回收策略。系统后台任务会定期对患者爽约的资源进行自动回收。患者退号业务过程中也直接对退号资源进行回收。资源回收的策略通常是:就诊当日退号,可挂号总数加1,退号资源号码不回收利用;提前退号,可挂号总数加1,退号资源号码回收利用。
(9)票据作废重新打印。由于打印机卡纸或打印作业异常而导致票据作废的,可以通过此功能重新打印票据,原票据作废。
(10)取消/退号记录。通过取消登记和退号操作生成的回退记录,是财务日结和审计的需要。
(六)数据利用层的主要功能
数据利用层的功能主要有:
(1)挂号信息查询、统计服务。提供与挂号数据相关的各类查询统计和数据挖掘的接口服务。
(2)挂号数据财务监控。对挂号消耗的财务票据和挂号日结的财务数据进行审计监控。按财务规定格式打印收款方式汇总单和收款分类汇总单,并结算所有挂号未结账数据。结账报表信息有:收款方式、按收款方式汇总的收费张数、收费金额、退费张数、退费金额、合计金额;汇总使用的发票号码范围和张数;汇总作废重新打印的发票号码和张数;汇总退非本人挂号的发票号码和张数,满足财务科对门(急)诊挂号员工作量统计的要求。收款分类汇总单上应打印各号别、各科室的挂号数和金额、合计金额。挂号结账单应支持结账历史的打印。
(3)门(急)诊挂号统计。能查询门(急)诊科室挂号、退号、加号、停号、号满的情况并生成统计报表。急诊病情分级的统计能按日期查询患者的病情级别和初步判断来进行,并能打印输出报表。
(4)病案统计挂号数据接口。提供接口输出病案管理系统需要的挂号门诊量的各种核算统计报表数据。
(5)面向患者的挂号查询服务。对单个患者提供语音、短信、微信、网络查询挂号预约状态、指引。
(6)面向挂号员的查询服务。能查询挂号员本人挂出的预约号、当日号、退号、患者信息、科室、医生、专科的挂号信息等。
(7)分诊系统接口服务。模块功能是向HIS的分诊系统提供所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