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病历科研业务线

五、电子病历科研业务线

电子病历的科研业务线也是对医疗业务线、护理业务线、病案业务线结果综合应用的另外一种方式,同时在数据元梳理、数据质控上会比普通电子病历数据要求更高。

临床科硏强调的是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溯源,需要有一套严谨的体系来保障。在传统的临床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要依靠大量的手工方式而不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科研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研究人员需要从堆积如山的病案中寻找有价值的病历资料,填写大量的纸质病例报告表(CRF)并汇集在一起,然后再将这些记录在纸张上的原始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来完成科研数据统计和分析。这不仅效率低,而且面临可靠性差及数据不全等问题。

随着电子病历技术的日渐成熟和深入应用,利用电子病历来开展临床研究工作,在提供临床服务过程中,同时完成临床病历和科研数据的收集工作,通过数据过滤、标化处理、匿名处理机制,大量的科研数据可以直接从电子病历中抽取,不仅能够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效率,还可以有效减少人工干预对科研数据质量的影响。

建立电子病历临床和科研一体化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整合临床病案及临床研究的双重数据需求,在临床医护人员书写患者或研究对象的医疗记录时,能够一次性完成临床病案内容及临床研究数据的采集工作。这些数据一方面可以输出形成临床病案记录,满足医院病案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输出形成科研病历数据库,为相关临床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源。相对于临床病历,科研病历在内容上要求更加细致,在表达上更加规范,在质量上更加强调数据真实性和溯源性,在数据规模上要求能够支持大规模病例、长时间的动态数据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