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病历医疗业务线与临床医生日常工作流程

一、电子病历医疗业务线与临床医生日常工作流程

(一)医疗业务线

医疗业务是医院的核心业务,充分发挥电子病历在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等方面的潜在作用,需要紧紧围绕医疗日常工作展开。下面主要研究电子病历涉及的主要医疗业务角色。

与医疗业务线关联的角色有门诊医生、急诊医生、住院(进修、实习)医生、主治医生、(副)主任医生、科主任;临时角色有值班医生、住院总医师等。与医疗业务线关联的管理角色和职能科室有门诊部主任、科主任、药剂科、质控科、院感办、病案统计、医保办、医务处、医疗院领导等。由于角色职责差异,各科室人员对整个临床数据关注度也不尽相同。

医疗业务线是整合和利用所有医疗信息,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信息融合,为医务人员提供临床医疗支持。整个医疗业务线见表4-1[3]

表4-1 医疗业务线

(二)临床医生日常工作流程

以下通过临床医生日常工作流程(图4-1)来进一步理解系统如何解决流程、效率、安全等核心指标问题。

图4-1 临床医师日常工作流程

1.改进流程方面

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对晨会、交接班、会诊、巡视、查房等采用移动方式进行。电子病历内容主要通过集成展现系统进行展现,它以图形化界面全面展示了患者的诊疗信息,减少了医务人员多次启动不同子系统的重复操作,直观有效地调阅、查询、检索、对比不同的诊疗信息,实现快速浏览、书写等各种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医生提供了利用患者信息的最有效途径。

电子病历可按图形展示各类检查、检验内容,并按颜色显示阳性记录,患者诊疗信息一目了然;生命体征、医嘱、检查检验结果等重要临床信息可快速、准确地被浏览;关键指标功能针对各病种定义相应指标,有效方便了医生诊疗。

2.改进效率方面

及时信息反馈和缩短患者治疗的等待时间是改进效率的明显表现形式。

智能化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善医生的临床决策,提高医疗效率,是电子病历系统的另一个核心价值,主要表现为具有医疗过程管理能力、电子化临床路径、闭环医嘱、临床知识库的实施和应用。电子病历系统集成了知识库和临床路径功能,对诊疗活动实现全程管控,有效提升了智能化水平。

临床路径是一种诊疗标准化方法,以缩短平均住院日、合理支付医疗费用为特征,按病种设计最佳的医疗和护理方案,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住院时间和费用。它不仅可以规范诊疗过程,而且还可以规范诊疗行为应完成的时间等,增强了诊疗活动的计划性。

电子化临床路径打破了纸质临床路径教科书式的工作指导流程,完全嵌入到计算机化医嘱录入系统(医嘱系统)中,以更加规范的计算机控制方式进一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以电子化方式更加高效规范地完成一整套临床医疗服务。

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医嘱是否及时执行、执行的结果如何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电子病历系统围绕整个医嘱处理过程,基于工作流技术构建一个闭环的医嘱管理系统,将医嘱从下达、转抄、校对到执行,以及执行结果的监控、反馈整个过程管理起来。对医嘱执行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纠正和信息反馈,减少医疗差错,确保用药安全。

3.改进安全方面

电子病历系统中的临床决策支持功能可以实时地为临床医生的诊疗活动提供各种信息支持,通过智能、主动的提醒,实现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疗质量的目标。

(1)确保合理安全用药:在医生下达用药医嘱时,可以为其提供药品使用说明的查询;药物配伍禁忌、药物相互不良作用检测,使医生在下达医嘱时避免用药错误。

(2)辅助诊疗信息决策支持:基于临床诊疗指南,自动作出可供医生参考的初步诊断意见,医生根据诊断意见自动作出进一步治疗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