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系统运维建设研究
(一)医院信息系统运维体系借鉴
信息系统运维体系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持续不断的改进,可以参照PDCA循环。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字母的缩写,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7]。
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
D(do,执行):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A(act,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以上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阶梯式上升。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PDCA循环在质量管理中应用广泛,后被推广到其他管理领域。
(二)医院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机构组建
医院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机构主要是以医院信息化发展和结合医院业务自身特点来制定运维方式、制度、运维范围,并管理和考核各项具体运维工作的机构。运维机构是具体实施和操作的部门,根据运维工作范围和内容可划分为以下5个部分:
(2)服务台:运维管理的中枢。负责接听电话,处理请求;根据事件优先级别协调二线运维人员、网络组人员处理事件;对于外包系统,负责联系公司工程师处理事件;在ITIL中记录事件;提醒用户提交申请报告。
(2)二线运维部:信息化系统运维管理的核心运维机构。负责处理日常的现场运维事件,以及软件、硬件的维护工作。
(3)三线运维部:保证临床提出的变更需求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保证紧急重要的变更第一时间安排处理;完善变更发布前的培训工作,提高程序试用效率;负责程序的日常维护;负责科室提出的数据申请的统计查询工作;负责数据库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三线运维部也可以由具体的技术支持公司承担。
(4)硬件维修部:保证医院内计算机、打印机等硬件设备的正常使用;对设备的维护和维修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并记录;负责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工作。
(5)网络部:负责全院内外网的运行与维护;负责网络相关项目的执行与管理:负责机房的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及综合布线;负责所有网站的开发与维护,邮件系统的运行及管理;负责全院内外网信息系统硬件的采购、管理、维修、报废管理;负责核心数据库审计相关工作。
目前,医院信息化运维机构建立大部分是合在一起的,同时具有管理职能和实施技能。有些特殊医院会将运维管理和执行分成两个机构。
(三)医院信息系统运维人员管理与绩效考核
运维人员既是运维管理的基础,又是运维管理的核心。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岗位分工,采取职能支撑型分工模式,把具备同样工作目标的人员整合到一个部门当中,承担起运维管理的部分职责,形成部门内的成员向部门领导汇报,部门领导向中心领导汇报的“直线—职能型”的组织分工。运维管理岗位技能划分如下:
(1)一线运维工程师:熟悉业务流程和统计工作;负责信息系统事件接线及处理工作;负责协调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时的各项工作;负责将信息系统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纳入知识库;负责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
(2)二线运维工程师:负责信息系统事件现场处理工作;负责记录信息系统出现问题的解决方式及方法;负责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负责答复用户对信息系统提出的问题并及时主动发现系统中潜在的问题。
(3)网络工程师:熟练使用各类网络设备并掌握其配置方法,能分析排除网络故障;负责网络建设及网络综合布线需求;负责外网宽带接入国际互联网服务;负责网络日常维护及网络设备的维修。
(4)运维管理工程师:负责网络安全及网络病毒防护及监控,预防并阻止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并分析和审计数据库数据。
(5)维修工程师:具有计算机软硬件知识,能熟练安装和配置计算机;保证计算机、打印机等硬件设备的及时维修;负责协助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的维护工作。
医院信息系统运维人员绩效考核绩效考评的目的是对运维人员进行客观评定,是保障信息系统运维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可提高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基本素质。绩效考评主要是了解运维人员工作情况,为运维人员的薪酬决策等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四)医院信息系统运维工作内容记录
在实施信息系统运维过程中要对运维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记录,具体记录内容如下:
(1)对监控到的告警或错误事件,要进行预警、分析、跟踪。对影响到系统及数据备份正常运行或涉及需要其他变更,相关人员根据变更管理规范进行处理,并记录。
(2)对于受理监控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事件,应该对事件进行记录、整理,并应及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
(3)在进行故障修复时要进行证据的收集和保全,记录现场情况,归档备查。
(4)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应急采取手工记录、截屏、文件备份和影像设备记录等多种手段,对应急处理的步骤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5)信息系统恢复运行后,应对事件造成的损失、事件处理流程、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对响应流程、预案提出修改意见,撰写事件处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