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病历系统架构设计原则
电子病历系统是医务工作者的综合信息获取平台、加工平台、应用平台。它借助计算机系统的计算、存储与信息利用展示能力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更好的信息支撑。从最终用户的角度来看,电子病历系统需要遵循以下5项基本设计原则:
1.各类医疗信息有效融合
电子病历系统作为一个以临床医务工作者信息和患者信息为双中心的信息工作平台,将网络所及范围内的信息系统的数据与信息进行集成至关重要。临床信息集成得越充分,给临床医务工作者的临床工作所能提供的辅助能力也就越强,丰富的信息资源加上正确、完整的临床逻辑判断是完成好临床诊疗工作的重要助力。患者登记系统、计费系统、检验信息系统、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心电信息系统、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及其他各种临床辅助科室所使用的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都将成为电子病历新系统的重要信息与数据来源。如果将其他信息系统中产生的重要信息与数据有效、及时、完整地进行集成,就需要在电子病历系统设计时考虑好关于集成应用方面的设计问题。不论采用何种集成原理、集成模式,信息的有效集成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有效的信息集成,通过系统将临床需要应用的信息再进行二次录入必然对用户使用信息系统带来巨大的阻力。
2.提供临床辅助和支持
为临床医疗行为在信息应用环节提供有力的保障,辅助临床医务工作者进行有效的临床逻辑分析与判断,便离不开各种各类的临床知识库的辅助。临床知识库涉及相关医学知识的应用,如药物知识、检验知识、临床规范等。借助临床信息系统能充分发挥临床知识库的效用,对控制临床医疗质量带来巨大的影响。临床知识库服务的形式从最简单的电子手册到与医嘱内容的监督审查,再到医疗方案的制订,形式多样。在知识库的应用中,最常见、最典型的是药物知识库。它可以以电子手册的形式提供药物的作用、药理、用法、禁忌、不良反应等内容的查询,也能够与医嘱系统相连接,对药品的剂量、相互作用、过敏药物进行审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警告,还可进一步结合患者的诊断,对药品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审查,提出用药品种的建议。
3.具备可扩展性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及不同时期对信息系统需求的个性化或者信息系统外延扩展需求,信息系统的设计必须具备可扩展性。一个信息系统的设计是否具备可扩展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1)分层架构:这里说的分层是指将用户的需求按通用性分层。通过理解和分析用户的共性需求,将共性部分的需求放在平台的最底层实现,所有的用户共用。个性的需求放在高层实现,不同的用户实现个性化定制。在信息技术领域通常会将信息系统分为4层,即公共平台层、产品平台层、行业扩展层、个性扩展层。这里的分层与软件架构中的表示层、中间层、持久层属于不同维度,是没有冲突的。
(2)模块化:良好的信息系统设计最好提供统一的主板插件体系,每一层都应该提供若干插槽,通过二次开发的手段供上层扩展,通过长时间的行业积累一般都会形成组件库,对不同的组件进行分类分级管理。通过不同模块的组合搭配,满足不同的个性化定制需求。
(3)数据建模:数据结构是信息系统非常重要的部分,不同的需求对同样的业务对象会提出不同的数据应用要求,所以数据结构的可扩展性非常重要,通过数据元、元数据等定义,业务对象的数据建模,通过数据的对象关系映射,系统将数据进行对象化统一管理。
(4)流程建模:不同医院在实现具体临床业务时的流程是千变万化的,所以需要提供业务流程建模模块,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定义不同的业务流程,依赖业务流程的驱动完成流程的自动化。
(5)状态建模:数据对象都有多个状态,如医嘱的下达、审核、执行、撤销等状态,不同状态下可执行的操作也是不同的,不同的状态下的权限也会有差别。对象的状态模型一般是和流程紧密相关的,一般流程的执行过程会改变数据的状态。状态的定义及状态的变迁过程可以形成状态图,状态之间的流转变化需要满足临床上的各项实际业务逻辑。通过状态修订可用的操作与权限。
(6)安全权限建模:不同的临床信息内容、信息处理功能通常会有不同的安全与权限要求,由不同安全权限与状态模型相结合,就能产生不同颗粒度的安全权限控制界别。只有通过安全权限建模,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信息安全保护。
总而言之,只有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信息建模,才能保证信息系统具备高度可扩展性。这些内容也是评价一个信息系统的重要参考依据。
4.简单易用
电子病历系统作为医生录入、收集、使用临床信息的主要工作平台,其重要性不亚于传统型的诊断工具,如听诊器、血压计等:医务工作者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应用终端进行临床信息处理工作,将占据医务工作者的大量时间。一个信息系统的用户交互设计,提供易用、便捷的操作界面将成为评价一个信息系统的重要指标。以患者为中心进行数据的展现与交互,丰富复杂的临床数据对电子病历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挑战。信息展现的取舍、信息内容的组织、关联性信息的互动、按照临床逻辑思维组织的界面与功能使系统功能获取的自然性、在不同的信息应用场景中组织好有效的信息等,都将影响到系统的易用性。总的来说,系统的简单易用主要体现在符合临床逻辑思维方式的功能组织和符合临床场景应用需求的信息内容组织上。只有做好这两方面的设计,才能体现出系统的高可用性。
5.系统安全可靠
电子病历系统承载着患者在院期间几乎全部的临床数据与信息,以及临床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所获得和产生的各种主客观资料。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无论对患者还是临床医务工作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系统的安全可靠主要反映在数据完整、存储可靠、等级保护、系统稳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