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疗发展概况
2025年11月01日
一、远程医疗发展概况
国外医疗信息化起步较早,从建设独立的医院信息系统到医疗信息的远程协作化,在医疗远程协作平台的研究、设计、实施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开始了医院信息系统的研究,其信息系统的建设始于军队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成熟为远程医疗协作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6]。
国内关于远程医疗协作平台方面的研究发展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开展医院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有了较大的进步。各个医疗机构的医疗信息系统都是彼此独立的系统,医疗信息系统的共享和协同还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在构建和实施等方面尚处在起步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内医院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一些省市先后建立了远程医疗协作平台,实现了医院间的患者信息共享,逐步向着区域性医疗信息协作平台发展。河南省首先在全国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患者的转诊平台,实现了农村患者的电子转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省内的地市级、县级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协作平台,实现了患者病历信息、影像信息、检验信息、医嘱信息的共享,提供了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诊断等服务。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在就医诊疗服务更省心、结算支付服务更便利、患者用药服务更放心、公共卫生服务更精准、家庭医生服务更贴心、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健康信息服务更普及、应急救治服务更高效、政务共享服务更惠民、检查检验服务更简便10个方面上提出30条具体措施,旨在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为老百姓看病就医带来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