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共享的精神空间 现代城市的艺术观念与景观设计探析》简介
《创造共享的精神空间 现代城市的艺术观念与景观设计探析》这本书是由.马翠霞,王忞著创作的,《创造共享的精神空间 现代城市的艺术观念与景观设计探析》共有85章节
1
前言
Preface 景观设计的本质在于探索人与环境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景观的塑造和设计融入了更加密切的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功能因素和更多的科学原理。...
2
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城市艺术观念的历史溯源 第一节 元代城市建造的艺术理念 一、《周礼·考工记》对中国古代都城设计的影响 二、元大都体现的城市设计美学思想 三...
3
第一章 城市艺术观念的历史溯源
...
4
第一节 元代城市建造的艺术理念
...
5
一、《周礼·考工记》对中国古代都城设计的影响
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是一座拥有艺术风范的城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里遍布满载历史文化内涵的艺术景观,它们是...
6
二、元大都体现的城市设计美学思想
从历史上都城的营建情况看,大多与《考工记》的规制有一定距离,《考工记》过于理想化的都城模式在现实中不断被改变。而真正认真贯彻《考工记》思想并执行其营建规制的却是...
7
三、元大都城市环境设计的艺术理念
元大都的规划遵循《考工记》有关王城的规制和理念,整个城市坐北朝南,城池为长方形,南北略长,东、西、南三面城墙均设三座城门,北面为两座城门。这与《考工记》营国制度...
8
第二节 明清城市建造的艺术理念
...
9
一、明北京的城市艺术整合理念分析
(一)明北京的实用性城市整饰与艺术传承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占据元大都,将其更名为“北平府”(元称“大都路”),并立即对城池进行整改,首先将北城墙南移...
10
二、清京师的城市艺术传承理念分析
(一)清京师城市营建的艺术传承与发展 1644年(顺治元年),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定都京师,宫邑维旧”,完全沿用了这座前朝旧都,古城也因此得到完整的保留。这次...
11
第二章 现代城市艺术观念
...
12
第一节 大众文化的崛起
...
13
一、文化与大众文化
1982年的“世界文化大会”发表的《关于文化政策的墨西哥宣言》里曾明确提出:“文化赋予我们自我反思的能力。文化赋予我们判断力和道义感,使我们成为有特别的人性的、...
14
二、审美与审美文化
在中国大众文化刚刚崛起的20世纪80年代,那时的美学主流认定:审美(包含艺术和其他审美活动)是精神性的甚至是形而上意义的,它指向一种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第二自然”...
15
第二节 现代主义艺术观念
农耕—手工的文化—经验与现代艺术是完全不同的文化—经验系统,无论是西方的模仿概念、中国的“物与神游”,都把“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视为最高境界,不追求自在存在的物的...
16
一、现代艺术的形态学意义及其特征
西方现代艺术和审美的一个主要趋势,就是走向“抽象”。它构成了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和审美的根本特征。 传统艺术和审美总是形象的和具体的,与此相关的总是“这一个...
17
二、现代艺术的主要艺术现象及其观念探析
西方现代艺术异常纷繁复杂,但透过其复杂的表象,仍能追寻到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从众多的艺术流派和作品中,归纳出主要的艺术现象和创作理念以及它们共同的表现特点...
18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艺术观念
后现代主义艺术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由4个方面构成。第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入高度发达的时代,科学技术不仅为大众生产了大量的消费用品,而且...
19
一、后现代艺术的文化学意义及其特征
在艺术的发展史中,绘画一直是视觉艺术的中心,无论是古典艺术的“再现”“模仿”“写实”,还是现代艺术的“抽象”“表现”“构成”,绘画一直是以画布为中心,是色彩、造...
20
二、后现代艺术的主要艺术现象分析
后现代艺术所取得的成果更加令人瞩目,它们以抽象表现主义为起点,以反对现代主义艺术观念为目标,展开了激烈的艺术变革,把艺术引向了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后现代艺术可谓...
21
第三章 景观设计及其发展
景观生态学原理、现代空间理论、行为心理学以及设计艺术思潮等领域的探索与研究奠定了现代景观设计发展的基石。现代景观设计强调尊重自然、尊重人性、尊重文化,生活、科技...
22
第一节 近代景观设计与理论的发展
现代景观设计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它顺应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满足了社会的需求。景观设计是一个开放的领域,与大多数实践性学科类同,变革发展成为景观学科自我完善的...
23
一、现代景观设计系统观的形成
现代景观设计思潮源于欧洲兴于美洲。18世纪,英国“如画的园林”与古典主义崇尚理性的欧洲造园不同,建立在对自然环境模拟的基础之上的景园,体现着时人对于自然的尊重与...
24
二、二战前后的现代主义与景观设计思潮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给世界带来动荡,也重新划分了世界格局。现代主义盛行,强调以科学为基础,讲求理性逻辑、实验探证,并主张无神论。其中牛顿的力...
25
三、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生态主义与大地景观
二次大战后,西方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达到高峰,郊区化导致城市蔓延,环境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延续受到威胁。人们对自然的态度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一度被认...
26
四、现代主义之后的多元共生格局
20世纪70年代之后,景观设计格局向多元化方向转化,一方面以生态学为代表的景观科学化设计思想仍在如火如荼地发展,景观师们的视角开始从自然与建成环境转而关注整个地...
27
第二节 现代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
28
一、分解与重构及其多维度演绎
现代景观设计在于对空间而不是平面或图案的关注,设计应该具有“三维性”。艾克博在1937年的《城市花园设计程序》中指出:“人是生活在空间中、体量中,而不是在平面中...
29
二、从景观规划到城市设计
现代景观从其发端便紧紧围绕着城市问题展开讨论,景观界的先哲们扩大了研究的视野,业界的研究问题从单一的生活环境美化上升到城市层面。在发表于20世纪50年代的几篇文...
30
三、行为科学与人性化景观环境
古典主义的景观设计是以人的意志为中心的,东西方景园设计均有鲜明的人本意识,现代景观设计强调:“创造使人和景观环境相结合的场所,并使二者相得益彰。”在此前提下,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