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现代主义审美与设计倾向
从美学风格上来说,20世纪的西方建筑与景观主要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转折:从带有折中主义特色的传统主义到现代主义美学(主要表示了国际主义风格)的转折;从现代主义美学到后现代主义美学的转折;从后现代主义美学到解构主义美学的转折。
这里所说的反现代主义审美与设计倾向主要是指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审美与设计倾向。
(一)后现代主义审美与设计倾向
20世纪60年代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到一个全盛时期,而在文化领域出现了动荡和转机。一方面,50年代出现的代表着流行文化和通俗文化的波普艺术到60年代蔓延到设计领域。另一方面,在60~70年代,人们对于现代化的景仰也逐渐被严峻的现实所打破,环境污染、人口爆炸、高犯罪率,人们对现代文明感到失望,失去信心。现代主义的形象在流行几十年后已从新颖之物变成了陈词滥调,渐渐失去了对公众的吸引力,人们希望有新的变化出现。同时,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历史的价值、基本伦理的价值、传统文化的价值重新得到强调。
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一些人开始鼓吹现代主义已经死亡,后现代主义时代已经到来。美国建筑师文丘里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奠基人,1966年他发表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宣言。文丘里认为,建筑设计要结合解决功能、技术、艺术、环境以及社会问题等,因而建筑艺术必然是充满矛盾的和复杂的。他批判了当时在美国占主流地位的所谓国际式建筑。詹克斯总结了后现代主义的六种类型和特征:历史主义、直接的复古主义、新地方风格、因地制宜、建筑与城市背景相和谐、隐喻和玄学及后现代社会问题。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造型趋向繁多和复杂,强调象征隐喻的形体和社会问题关系。设计中采用夸张、变形、断裂、错位、扭曲、矛盾等手法,最终表现为设计语言的双重译码和含混特点。建筑师查尔斯·摩尔1974年设计的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就是典型的后现代作品。广场地面吸收了附近一栋大楼的黑白线条,处理成同心圆图案,中心水池将意大利地图搬了进来。广场周围建了一组无任何功能、漆着耀眼的赭、黄、橙色的弧形墙面。罗马风格的科林斯柱式、爱奥尼柱式使用了不锈钢的柱头,充满了讽刺、诙谐、玩世不恭的意味。这是一个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的符号拼贴的大杂烩。
1972年,文丘里设计了位于费城的富兰克林纪念馆。他将纪念馆主体建筑置于地下,地面上用白色的大理石在红砖铺砌的地面上标出旧有故居建筑的平面,用不锈钢的架子勾画出故居的建筑轮廓,几个雕塑般的展示窗保护并展示着故居的基础。设计带有符号式的隐喻,显示出旧建筑的灵魂,而且不使环境感到拥挤。
(二)解构主义景观审美取向
1967年前后,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最早提出了解构主义。进入20世纪80年代,解构主义成为西方建筑界的热门话题。如果说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美学的反叛,那么,解构主义则是对后现代主义的反叛和超越。它运用现代主义的语言却彻底打破了现代主义的语法和逻辑体系(所以也有人将其归入新现代主义)。解构主义首先在建筑设计中进行探索,然后影响到了景观设计。解构主义将一切既定的设计规律加以颠倒,如反对建筑设计中的统一与和谐,反对形式、功能、结构、经济彼此间的有机联系,认为建筑设计可以不考虑周围的环境或文脉等;提倡分解、片段、不完整、悬浮、消失、分裂、拆散、移位、斜轴、拼接等手法。解构主义建筑对西方当代建筑美学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它使非理性审美意识大举进入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受理性意识统治的领域。由于解构主义的出现,建筑的本质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一切即有的文化价值受到怀疑,甚至连人自身的存在问题也受到怀疑。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尔哈斯在发表的理论文章中写道:我们的组合型智慧是滑稽的:根据德里达的观点,我们不可能是“整一的(whole)”,根据鲍据拉德的观点,我们不可能是“真实的(real)”,根据维里利奥的观点,我们不可能是“存在的(there)”。
没有“整一”,没有“真实”,没有“存在”,那么,对人类来说我们还有什么呢?对世界来说,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其实,解构主义不可能真的解构得如此彻底。解构主义不可能真的把自己对社会人生的那点仅存的信息清除净尽。只不过他们找到了另一种看待社会、人生、艺术和审美的方式而已,找到了另一种表达这种方式的方式而已。
解构主义建筑师和理论家对建筑的本质重新定义,对整个建筑美学的审美体系进行重新整合。埃森曼对展览类建筑的展览功能的问难,屈米对公园景观建筑的景观性的问难,来自解构主义重新宣言一切的宗旨。埃森曼对韦克斯勒礼堂艺术中心所做的阐释,可以说是代表所有解构主义建筑师的一篇重新诠释建筑的宣言。他说:“我们不得不展览艺术,但是,难道我们一定要以传统的艺术展览方式,即在一个中性的背景中展览艺术吗?难道建筑一定得为艺术服务,换句话说,一定得做艺术的背景吗?绝对不是,建筑应该挑战艺术,应该挑战这种认为建筑应该做背景的观点。”其潜台词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毕恭毕敬、一成不变地遵从那套固有的建筑话语体系?为什么我们不能重新制定一套新的建筑游戏规则?
解构主义建筑与景观的游戏规则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以一种非美的美学或零度美学对一切现在的美学原则进行全方位解构。
解构主义不仅张扬了思想比形式重要这样一种价值,同时从反造型和反美学角度张扬了另一些反价值,如错置比秩序重要,差异比同质重要,残破比完整重要,丑陋与狂怪比优美、和谐重要,过程比结局重要等。
总而言之,解构主义建筑与景观从根本上改变了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以来的社会观念和审美意识形态。解构主义建筑景观和解构主义文化一起促使社会趋向非人本主义和反传统主义,走向非人情化、非古典主义;解构主义改变了建筑与景观的形式秩序,走向取消中心、偶然、片段、疯狂的对立。它从意识形态的、风格的、形态学的三个层面使建筑以一种反本质主义的、丑陋狂怪的、不完整的和异构的形式,显示出空前的挑战与批判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