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观念与方法的运用

四、生态学观念与方法的运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英国学者赫特金斯和法格提出景观是由许多复杂要素相联系而构成的系统。如果对系统的构成要素加以变动,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系统中的其他组成部分。诸环境要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而对于环境的研究也总是从单一的因素入手,如土壤、植被、坡度、小气候、动物等,如何将诸要素完整地整合到同一场地之中,从而完整、全面地认知场地,1943年埃斯克里特的专著《区域规划》一书对于如何使用叠图法分析景观环境有了详尽的论述,这是一个简单易学、易用并且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对于推广科学化的景观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969年,麦克哈格在其经典名著《设计结合自然》中,就提出了综合性的生态规划思想。

对于景观环境中的一些环境敏感设施的选址、选线向来是中外景观设计中备受争议的话题,为此Design Workshop INC专门研发了一套视觉模拟系统以辅助设计,取得可喜的成果。今天广泛使用的GIS系统也可以有效地解决长期以来关于上述问题的困扰。Design Workshop INC改造设计的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西部能源协会经营与维修中心的景观环境,以对环境非常敏感的沙漠景观代替了原先的绿洲景观以保护水与能源。

生态学观念影响着景观设计理念,生态化景观环境设计突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减少负面效应,进而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成生态运行机制良好的景观环境。生态观念强调环境科学不断更新的相关知识信息的相互渗透,以及多学科的合作与协调。城市景观建设须以生态环境为基础,在生态学基本观念的前提下重新建构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城市景观环境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生态系统整体进行全面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是一种多目标设计,为人类和动植物需要、为审美需要,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整体优化。生态学方法可以贯穿到景观环境设计的全过程,如从用地的选择、用地的评价、工程做法、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景观构成等方面进行考量,目的在于完善环境的机能,促成建筑与环境的有机化,从而达到建筑环境的动态平衡。

生态型景观是指既有助于人类的健康发展又能够与周围自然景观相协调的景观。生态景观的建设不会破坏其他生态系统或耗竭资源。生态景观应能够与场地的结构和功能相依存,有价值的资源如水、营养物、土壤以及能量等将得以保存,物种的多样性将得以保护和发展。生态型城市景观环境规划设计须遵循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关联、相共生、相和谐的新秩序,使其在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最小的前提下,达到生态美、艺术美、文化美和科学美的统一,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景观环境。现代景观设计在生态学观念引导下,业已形成一系列的生态化工程技术措施,如为保护表土层、保护湿地与水系、模拟地带性群落,采用地带性树种、地表水滞蓄、自然化驳岸、中水利用、透水铺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