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记

百合记

有一年,去兰州探望兄长,临别之际,他给我塞了不少袋装百合:这和南方的百合不一样,送送朋友,挺好的。我吃过的百合,记忆里口味最佳的,好像是陕西的龙牙百合和江苏宜兴的百合,所以,当我知道兰州也产百合时,有点惊讶。况且,我在兰州还生活过三年时间。

后来,我才知道兰州百合竟然享誉陇上,甘肃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天水苹果张掖梨,兰州百合赛过玉。

兰州百合和别处的百合相比,如果仅从外形上讲,它的特点突出了一个字:大。别处的百合宛似核桃那么大,而兰州百合像一个男人紧握的拳头那么大。这恰好映衬了兰州是一座粗犷的老城。新鲜的兰州百合,剥开,数十瓣鳞片层层抱合,仿佛一个温暖的家,每片晶莹白净如玉,望之,让人难免想到百合之意竟然如此暖心。而且,兰州的百合无苦味,直接可以空口生吃,不似别处的要佐糖。兰州百合之所以与众不同,跟兰州的环境息息有关。百合的生长,要求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雨水也要适宜,而兰州的西果园一带正好具备这些条件,因此,兰州百合有西北“百蔬之王”的美称。

有科技部门鉴定过,兰州百合富含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是理想的养生滋补佳品。难怪,兰州百合早在明代就已经贵为贡品,在明万历年间的《临洮府志》里已有入馔的记载。20世纪40年代,诗人张思温路经兰州,看到山坡多种百合,写下《百合》诗:“陇头地厚种山田,百合收根大若拳。三载耕畲成一获,万人饮膳值新年。金盘佐酒如酥润,玉手调羹入馔鲜。寒夜围炉银烛耀,素心相对照无眠。”这个诗人真是不简单,短短一首诗就把百合的栽培特点、上市时间以及过春节时食用的民俗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趣的是,南方人引百合为馔,多以甜品为主,比如冰糖百合、干蒸百合、百合粥等,大多是餐桌上的搭配而已。而兰州百合却以“百合宴”而闻名。如此说来,南方人把百合吃成小品,而兰州人把百合吃成大写意。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个叫柴学勇的烹饪大师,痴迷于研究百合烹饪技术,并结合甘肃的风土人情,创制了数十款菜点的“百合宴”,一度传为佳话。单单一个“百合宴”,有的以百合为主料,有的以百合为辅料,烹调方法也多种多样,蒸、煮、汆、炸、炒、煨、炖、煎、炝兼而有之,既有冷盘和热菜,又有羹汤和面点小吃,一应俱全,可谓百合大世界。

现在,我每回兰州,总要吃吃与百合有关的菜,印象中最深的有两款:鸡丝百合羹与蜜汁百合。鸡丝百合羹特别讲究刀功,要将鸡脯肉、鲜百合、胡萝卜和水发香菇,先片成厚薄一致的片,再切成长短一样的丝,焯水后放入砂锅,加入高汤,用小火烧三十分钟,待汤汁稠浓时便成。这个菜不只色泽丰腴,清香扑鼻,且营养丰富,益气养身,确是一款雅致的陇上风味。

蜜汁百合,吃的就是那点甜。

在高原上,百合的甜,仿佛对一个人的思念,既挥之不去,又心生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