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和尚与富和尚的故事——拖延症启示录

2.穷和尚与富和尚的故事——拖延症启示录

四川有两个和尚:一穷,一富。

某日,穷和尚对富和尚说:“吾欲往南海,何如?”

富和尚:“何往?”

穷和尚:“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和尚:“川距南海几千里,吾欲雇船前往,亦未成行,汝仅两物怎成?”

穷和尚闻后未语,拂袖而去。

富和尚哈哈而笑,弃之而走。

次年,穷和尚归于南海,并告知富和尚,富和尚闻后羞愧面赤。

此乃清代文学家彭端淑《为学》中的小故事。

从现代视角看,富和尚是典型的拖延症患者的代表,很多人总喜欢为自己找借口:等我想清楚思路再做、等我有空再去看父母、等我明天清醒了再去做,等我有了思路再动笔……

成人如此,孩子们亦如此:等我打完游戏再背英语单词,等我看完动画片再写作业,等我解完这道数学题再写语文作业吧(问题是我不会,所以语文作业没写)……

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孩子们有做不完的作业,大人们有干不完的事。拖延只能满足心理上的一时安逸,甚至麻痹自己,有如掩耳盗铃,丝毫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许多人为此痛苦,想改却改不掉这个毛病。

常有朋友问我:“如何克服拖延症?”

“123法”即可治愈拖延症:(1)做;(2)现在;(3)开始吧!

管理学中有一条“行动力公式”:行动力=(伙伴×方法)/目标

心理学上关于拖延症的成因有以下六点:

(1)害怕失败,希望准备得更充分。

(2)害怕成功,怕“能者多劳”。

(3)心情不好,易受情绪影响的人最易拖延。

(4)追求完美,不能接纳真实的自己。

(5)缺乏对未来的现实感,易焦虑,需放松。

(6)缺乏时间管理,易卡位,“失重”“放弃”。

所以,拖延症是现代社会普遍的“症状”,不可怕但也不可忽视,改变只能从自身做起,从当下做起,从现在开始!抛开恐惧与理想主义,在实践中调整策略,寻找更好的方法,成功来自敢于实践。

我又想起了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很多人都“知道”,但知道又能“做到”者终究是少数!

克服拖延症,从现在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