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思考
2025年11月02日
2.“会说话”的思考
小时候,姥姥最爱对我说的一句话是:“会说话当饭吃。”当时我不太明白,长大了才发现这句话充满了生活哲理。
每个人说话的“艺术”真是千姿百态啊,我从小就属于“会说话”的孩子。姥爷和姥姥都特别疼爱我,爸爸总是去哪儿都带着我,实践的机会很多,加上学习又好,所以我算是很幸运的孩子。
会说话,并不仅仅是会说“好听话”,而是懂得别人的感受,提前体察到他人的需求。中国人普遍含蓄,对于内在诉求通常不够主动,而会说话的人,表达观点会从全局出发,先看到积极的方面,再提出局部的不够完善、需要改正之处。不会说话的人,总是特别关注局部的一个点或一句话,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和付出,否定别人的努力,因此容易以偏概全。如果语气上不够注意,很容易造成紧张、不愉悦的气氛。
长大后,尤其对人的性格有了深刻研究后,我更明白为何有人“会说话”,有人说话总会“不中听”,有人常会“和稀泥”,其实都是性格使然。所以,如果家长能意识到性格对孩子的影响,让孩子尽早进行“性格微整”,孩子长大后会更容易适应学习与生活,懂得情感与交友,成就自己的快乐人生。
会说话,使别人舒服,让自己自在;会说话,不仅是礼貌,更是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