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社交与格局
2025年11月02日
21.学问、社交与格局
最近学术造假的事件频繁被曝光,引发强烈的社会舆论。
学术不是社交!做学问不仅要注重质量更要有品格。
做学问不要总想着用“社会名人”来标榜自己,你要么是骗人,要么是骗自己,都是不自信的表现。
“做学问是一点点的积累,在他人工作的基础上,拨开前面让人看不清楚的杂草,细细地分析,用理性拷问自己,拷问先人,小心翼翼地放下一块小小的石头,让后人踩着,不摔下来。”一位大学硕士生导师说得很生动。
从古至今,没有速成的学问,没有不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教育是一个急事慢做的活儿,要遵循自然和生命的规律,快餐式学习是网络时代的产物。人们看似读了很多本书、上了很多堂课,但如果没有独立思考和研判,只是依赖他人的精神填充,就会失去教育本有的目的。
国人有时忽略的东西,在国外恰恰是最被看中的,比如诚实、态度和努力。而良好的社交一定是基于诚实的态度、善良的举动。最近网上披露了许多留学生作弊案,严重的被开除学籍甚至勒令退学,这恰恰反映出这些留学生在学问上的浮躁,信誉是跟随一个人终身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