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再聊心理学
2025年11月02日
29.再聊心理学
最近国内有两个领域非常火:心理学和哲学,代表人物分别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枚瑾和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果。她们有一个共同的标签:是大学老师而不是商业高手。为什么呢?因为心理学虽然很酷,但20多年来始终埋单率不高。为什么呢?
在过去40年,中国人的需求发生了三次结构性的变化:
(1)政治人时代。1978年前,need需求,当时物质还比较匮乏,主要是满足生理需求。
(2)经济人时代。1978-2007年,want需求,物质逐渐丰富,主要是满足对身份的尊重。
(3)心理人时代。2007后,desire需求,这个时期物质开始过剩,主要是满足人的内在需求。
在心理学不断发展的路上,很多前辈都很努力,他们甚至始终都在做积极的回应,但,回应不一定有效!这就是心理学无法让更多人付费的原因。
而我对心理学的理解是:
心理学应用比心理学专业本身更实用;
心理学应用更生活化,更能让百姓听得懂,看得见效果;
能解决问题的才是心理学应用的专家;
心理学应用能达到触类旁通之效果。
带着这些理念,我一路践行,从企业EAP到心理学应用再到心理学应用与教育学融合创新的“智慧家庭教育”公益项目的诞生。
而我提出心理学应用的那一年,是令人难忘的2014年!
其实,心理学,是一门学科;应用心理学,是一个专业;心理学应用,则是一个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