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与“调”
2025年11月02日
2.“治”与“调”
我们常说“治病救人”,但也常听说“很多病人是治死的”,究竟是治还是不治呢?
中医讲养生,注重“调理”。中医总爱说“调理调理就好了”,治不好的病如何调理好呢?
这就要分析“治病”与“调理”的差异:如果在你家门口扔一堆垃圾,垃圾会吸引来许多苍蝇、蚊子、蟑螂、老鼠(就像炎症、囊肿、癌症一样),你派再专业的专家,也只是抓蟑螂老鼠,只是治疗疾病,对付害虫而已。没清走的垃圾——问题的根源没有被解决。所以医生给你开完药、做完手术都说可能会复发(炎症复发、囊肿复发、癌症复发),也就是说垃圾没清理走,所有的害虫只是暂时被控制住,但还有可能会卷土重来。这也是病会复发的根本原因,因为身体的环境没有改变。
如果你去医院化验,就好比是抓了只苍蝇看看是黑头苍蝇还是绿头苍蝇,公的是良性(不会繁殖),母的是恶性(会繁殖)。所以医生打苍蝇就是“治”,我们扫垃圾就是“调”。垃圾清走了,身体环境得到改善,治不好的病就有可能调理好。
孩子学习也相似,“治病”就像报各种辅导班,如果他内心对学习的动力不足,那效果就有限;而“调理”就是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与动力,有了动力,即使不报各种班依然爱学习,成绩自然就上去了。所以很多时候家长会奇怪,为什么孩子报的补习班越多,成绩反而更差。因为当孩子把学习当成了令人厌烦的“苍蝇”时,又怎会不生病呢?
所以,智慧的家长懂得“调”孩子,而不是一味地“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