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总 序
前 言
第一篇 总报告
2019—2020年北京市旅游业发展分析与展望
1.世界旅游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1.1 世界旅游业发展现状
1.2 国际旅游发展热点
1.3 国际旅游发展趋势
2.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2.1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2.2 中国旅游业发展热点
3.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3.1 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3.2 北京市旅游业发展热点
3.3 北京市旅游业发展趋势
第二篇 行业发展报告
第一板块——旅游景区篇
2019年北京市旅游景区发展报告
1.全国旅游景区行业发展环境
2.北京市旅游景区供给侧发展环境
3.访京游客需求侧现状与新转变
4.2019年北京市旅游景区行业发展不足分析
5.北京市旅游景区提质增效路径探索
第二板块——酒店篇
2019年北京市住宿业发展报告
1.北京市住宿业发展基本面分析
2.北京酒店业经营状况分析
3.2019年北京市五星级酒店服务质量分析
4.对策建议
2019年北京市民宿业发展报告
1.2019年北京市民宿业基本情况
2.北京民宿市场相关规范和促进措施
3.存在问题
4.对策建议
第三板块——旅行社与旅游电商篇
2019年北京市旅行社行业发展报告
1.2019年中国旅行社行业概况,
2.2019年北京市旅游市场和旅行社行业发展状况
3.2019年北京市旅行社典型企业发展动态
4.旅行社行业发展趋势
2019年北京市旅行电商发展报告
1.2019年在线旅游发展总览
2.北京在线旅游电商公司发展情况
3.在线旅游电商发展趋势
第四板块——会议与展览业篇
2019年北京会议业发展报告
1.北京会议总体特征
2.北京会议市场的主要问题
3.北京会议市场的发展趋势
4.针对北京会议市场的发展建议
2019年北京展览业发展报告
1.北京展览业发展概况
2.北京会展2019大事记
3.北京展览业发展机会与优势
4.北京展览业发展的困难与挑战
5.北京展览业发展的建议
第三篇 热点与趋势专题
常态化抗疫背景下的虚拟旅游与数字文旅内容建设研究
1.虚拟现实技术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概况
1.1 四十年前国外首先提出“虚拟现实”概念,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2 我国高度重视虚拟现实技术的研发应用,文旅领域已有相应尝试
1.3 新冠疫情期间虚拟旅游技术与数字文旅产业异军突起
1.4 抗击疫情进入常态化阶段,虚拟旅游与数字文旅有望助推文旅产业加速升级换代
2. 虚拟旅游与数字文旅在国内外的典型案例
2.1 汉莎航空VR虚拟旅游体验
2.2 “沉浸式旅游”全息场景体验
2.3 “FIRST AIRLINES”虚拟旅行
2.4 “超越时空的紫禁城”
2.5 “云游敦煌”
2.6 VR旅游之石林世界地质公园
2.7 新冠疫情期间,在中国出现的各类“云游”平台
2.8 “短视频+旅游”的新模式——虚拟旅游空间
3.开展虚拟旅游与数字文旅内容建设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3.1 依托虚拟旅游与虚拟仿真,将常态化抗疫背景下的文旅融合落到实处
3.2 依托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实现文化旅游品质提升
3.3 低成本宽领域拓展用户(参观者、游客)的国际视野,打造全新沉浸式虚拟旅游体验
3.4 从根本上变革文化旅游资源传播方式手段,全面有效提升用户(参观者、游客)的综合文化素养
3.5 综合考虑常态化抗疫的现实环境,引领建构新式文化旅游认识观念
4.虚拟旅游的内容建设重点
4.1 想象性虚拟旅游体验的内容建设
4.2 感知性虚拟旅游体验的内容建设
4.3 概念性虚拟旅游介入的内容建设
4.4 操作性虚拟旅游介入的内容建设
4.5 虚拟旅游行为规范的内容建设
5.数字文旅的战略方向
5.1 三类现实旅游体验文化(旅游审美体验、旅游求知体验、旅游交往体验)的虚拟技术介入
5.2 五类现实旅游介入文化(旅游服务文化、景观开发文化、旅游宣传文化、旅游思想观念、旅游神话传说)的数字化提升与虚拟仿真
5.3 多样化多渠道多手段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
5.4 以“新基建”助推数字文旅发展
5.5 系统性谋划支持数字文旅的政策框架
疫后康养旅游市场发展与驱动机制研究
1.引言
2.康养旅游内涵及其发展现状
2.1 康养旅游活动的内涵界定及其发展
2.2 康养旅游产业活动的表现形式与基本业态
2.3 康养旅游相关政策发展脉络
3.新冠肺炎疫情对康养旅游市场的影响
4.疫后康养旅游市场的发展机制建议
4.1 以“健康中国”为战略发展契机,不断促进康养旅游产业发展
4.2 伴随我国康养旅游产业阶段性发展及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逐步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及标准体系
4.3 关注疫情后客群人群的康养旅游诉求变化,满足并适当引领国民对康养旅游项目的多样化诉求
4.4 依托文旅融合大趋势,充分挖掘我国在自然、人文方面的丰富资源,适当引入国际康养旅游资源,突出康养旅游产品特色,推动康养旅游产品多元化与现代化
4.5 充分利用当下互联网技术、现实虚拟技术等,融合智慧医疗、智慧旅游等技术打造科技感十足的康养旅游产品,实现产品创新
4.6 借力资本,主推金融支撑,进一步保障疫情后康养旅游产业活动的复苏与发展
4.7 关注人才培育,培养跨领域、复合型专业人才,创新人才培育模式,为疫情后康养旅游产业复苏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8 关注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多产业融合与协调,创新康养旅游项目运作模式,构建平台、共享式发展模式助力疫情后康养旅游产业的复苏与发展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