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北京市旅游业发展热点

3.2 北京市旅游业发展热点

2019年,北京冰雪旅游、会奖旅游、旅游演艺、“机场+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夜间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北京市高度重视京郊旅游的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了北京乡村民宿的设立条件与审批流程,保证了京郊旅游质量,并进一步提升了市民在京游的热情。未来,北京市应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内容,打造一批具有北京特色、能够代表北京形象的旅游品牌。

3.2.1 聚焦冰雪旅游,拓展冬季旅游市场

冬奥会为北京市冰雪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随着冬奥会的临近,北京市大力发展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积极推动文化、旅游、冰雪深度融合,并在全球范围内举办多场冰雪旅游推介活动和冰雪文旅体验活动,全力打造北京“冰雪旅游”新名片,以拓展北京冬季旅游市场,平衡旅游淡旺季。借力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北京市冰雪旅游配套设施也在不断提质升级,截至2019年底,延庆新建和改造了15家冬奥保障酒店,升级改造了22座旅游厕所和10家旅游咨询站,并着力打造张山营冰雪休闲小镇和康庄园艺小镇等特色小镇。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已经有民用商业滑雪场馆20个,室内滑冰场32个,气膜冰场12个,为北京发展冰雪旅游提供了场地保障。

3.2.2 会奖旅游发展迅速,特色文化不断融入

2019年北京会奖旅游业取得巨大发展,会展设施不断完善、产业集群不断增加、营商环境日益净化、会议会展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会都模式”已初见规模。成功举办了北京世园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主场外交活动,也为京交会等大型的国际展览会议、入境研学旅行团组、专业考察团组等提供完善的服务支撑。借助文旅融合趋势,具有“京味”特色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体验不断被融入到会奖旅游中,使会奖旅游的内涵不断丰富,体验持续升级,会奖旅游产业链各主要环节的市场主体逐步健全,会奖经济的带动效应和新品发现功能进一步凸显,产品供给体系日趋完善。

3.2.3 大力开发旅游演出资源,着力打造“秀北京”旅游演艺品牌

旅游演艺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兼具旅游与文化的双重魅力。2019年,北京整合现有旅游演艺资源,并开发新的消费增长点,着力打造“秀北京”旅游演艺品牌。“秀北京”作为挖掘、推广北京旅游演出资源的品牌,通过出版《“秀北京”文旅演艺手册》、参加大型展会、与短视频平台合作开展“秀我大北京”区域挑战赛等方式,宣传推广北京旅游演艺产业,已成为北京市文化旅游、文旅演艺、文化遗产展示和发布的有效推广平台。2019年,北京市旅游演出共8391场,占整体演出场次的36.8%;吸引观众人次达304.7万人次,票房收入为2.26亿元。德云社、老舍茶馆等曲艺品牌;中国杂技团、朝阳剧场等杂技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上座率与票房收入均有明显提升。

3.2.4 大兴国际机场引领“机场+旅游”新风尚

北京大兴机场作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自2019年9月25日正式投入运营以来,不仅增强了北京国际交通枢纽的能力,推动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成为北京网红打卡地和旅游新地标。2020年6月1日,大兴机场推出了“发现兴世界”旅游项目,为游客在航站楼公共区提供免费参观和讲解服务。与传统机场不同,大兴国际机场不仅具备旅客承载功能,还兼具购物、美食、休闲、观光、旅游宣传、文化展示等多种复合功能,“机场+旅游”融合发展趋势显著,成为引领全国乃至全球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标杆。

3.2.5 京郊旅游健康发展,市民在京游持续升温

京郊旅游作为北京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促进京郊农民创收、缓解北京中心城区的客流压力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12月26日,北京市文旅局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京郊精品酒店建设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创造性地提出了北京乡村民宿的设立条件与审批流程,明确了郊区精品酒店的开发模式,有力推动了京郊旅游健康发展。截至2019年12月,北京市共有乡村精品民宿500余家、星级民俗旅游户5595户、星级民俗旅游村263个、特色旅游村镇100个,并涌现出古北水镇、乐多港、世园人家、山楂小院、长城公社等一批新兴旅游品牌。

京郊旅游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市民在京旅游,2019年市民在京游人数达12565.7万人次,其中郊区游占53.6%,都市游占46.4%,在京游总人数同比增长7.2%;旅游收入559.2亿元,同比增长16.9%;人均消费445.0元,同比增长9.0%,市民在京游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3.2.6 夜间经济蓬勃,点亮夜京城

2019年,北京市相继推出“夜经济13条”和“冬日夜经济7条”,点亮北京夜间消费场景。据北京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北京市夜间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超过7成受访者有夜间消费活动;美食餐饮是最受欢迎的夜间消费活动;“00后”成为夜间消费的主力;首批“夜京城”商圈已对消费者形成一定的吸引力。在2019中国夜间经济论坛中,北京市被评为“夜间经济十强城市”。截至2020年初,北京夜间经济已形成首批“499”的网格式布局,即4个“夜京城”地标、9个“夜京城”商圈和9个“夜京城”生活圈。2020年实施的“点亮北京”夜间文化旅游消费计划,在继续关注各大商圈的同时,瞄准社区商业,扩大夜间经济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在2020年6月10日发布的《北京市促进新消费引领品质新生活行动方案》中指出,北京将设计开发10条左右“夜赏北京”线路,推动有条件的博物馆、美术馆、景区、公园、特色商业街区等延长营业时间,并优化调整促消费活动审批流程,推动相关流程网上办理,以促进北京夜间经济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