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1.引言

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制定健康医疗旅游行业标准、规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医疗旅游目的地”,这一指示进一步明确了旅游活动与健康养生元素的融合形式和标准,也催生了各种形式的旅游与健康养生活动的深度融合,全国范围内基于自身资源优势和特点开发出各具特色的健康旅游及康养旅游活动形式。尽管我国健康服务行业发展迅速,但仍处在初级阶段,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健康养生元素,为健康服务与旅游活动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基于中医理疗的养生和治疗服务形式、基于高山温泉等自然资源的养生度假服务形式、基于中国历史宗教文化的禅宗养生服务形式等,既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的多样化诉求,也构成健康服务产业的多样形式,这些都是康养旅游活动的重要产业模式。

康养旅游是康养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特色形式之一,康养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既符合产业发展与变革的旅游供给侧改革趋势,也顺应了大众对健康的追求及旅游观念的转变。文旅融合新时代下,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也被融入康养旅游产业中来,中医文化、禅宗文化中所蕴含的健体养生元素逐渐在康养旅游产业形式中焕发出新的活力。2016年(原)国家旅游局颁发的《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等一系列文件指出“康养旅游(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是指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身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这一内涵界定了人们实现康养目的的多种途径,也指出了康养旅游活动的终极目的,对我国康养旅游业态发展和模式路径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全国范围内多种形式康养旅游活动及一批康养旅游产业基地逐步发展起来,成为我国康养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2020年全球范围内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巨大冲击,也给旅游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损害,国内旅游及其相关产业也受到严重伤害,旅游景区、旅行社等各种旅游相关企业和组织发展停滞甚至无法继续营业。当然,也正是因为疫情,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到健康才是真正刚需,健康的生活理念、健康的生活方式应当成为人们日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康养旅游关注旅游者的健康与养生诉求,能够满足多种形式的健康需要,尽管在疫情期间受到较大冲击,但我们相信在后疫情时代会迎来新的复苏和进一步发展。

报告聚焦疫情后康养旅游市场的发展与驱动模式与研究,整体架构分为四个部分,具体来看:第一部分为引言,概括性提出本报告的写作背景及基本内容;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康养旅游的内涵及其在国内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现状;第三部分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对康养旅游产业的影响;第四部分通过对疫后康养旅游市场复苏与发展的机制和路径的讨论,提出可能的模式路径与相关建议,试图对疫后康养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有所作用;第四部分通过结语对本报告进行总结和展望。在疫情已经对各行各业产生严重损害的背景下,本报告聚焦康养旅游市场的复苏与发展,希望对康养旅游产业及相关企业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