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会议总体特征
本部分研究2012—2019年北京市承办会议的总体情况。分别从会议数量情况、会议收入情况、会议接待设施情况、会展从业人员情况、接待国际会议情况、会议时间分布等几个方面对北京市会议总体特征进行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共同编制的2012—2019年的北京统计年鉴[2]。
1.1 会议数量和参会人数情况
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12—2019年北京市接待会议数量及增长率情况如图1-1所示。2013年,北京市接待会议数量猛然减少,一年间从2012年的31.3万个会议降至2013年的23.7万个,增长率跌至-24.2%;但随后2014—2019年,北京市接待会议数量逐步回升,2015年改变了数量负增长的情况,并在2017年出现了接待会议量的峰值,此后增长率虽然有所下降,但接待会议个数在平稳增加,2017—2019年,每年总量维持在23.0万~24.0万个。

图1-1 2012—2019年北京市接待会议数量及其年增长率
2012—2019年,北京市接待会议人数总量变化情况与会议数量基本保持一致。2012—2014年,北京市接待会议数量逐年递减,接待会议人数也随之减少并呈负增长。2015年以后,会议接待人数恢复增长趋势,2015—2018年,会议接待人数持续增长,从2015年的1480.9万人次增至2018年的2112.9万人次,增长率均为正值并在2017年达到最高值19.21%。2019年,接待会议人数稍有减少,但总量仍然维持在2000.0万人次左右,如图1-2所示。

图1-2 2012—2019年北京市接待会议人数及年增长率
1.2 会议收入情况
2019年,北京市会议产业实现收入165.7亿元,较2018年增长1.0%。2012—2014年,由于北京市接待会议数量下降,会议市场有所萎缩,会议收入处于下降趋势,2013年与2014年均为负增长,2014年降至2012年至今的最低水平。2015年以后北京会议业市场开始逐步回温,2016—2019年会议收入迅速增加,并在2018年首次超过160亿元。2016—2018年会议收入年增长率均保持在10.0%以上,分别达到11.7%、16.3%、25.3%,2019年收入增幅低于前3年,但总体上仍表现稳步增长态势,如图1-3所示。

图1-3 2012—2019年北京市会议收入及年增长率
北京市会议市场收入的变化与整个会展行业的变化基本是一致的,如图1-4所示。2013年北京市会展收入呈现负增长,整体收入骤降至206.0亿元,增长率跌至-18.4%。2014年后开始稍有回转,2014—2019年北京市会展业收入持续上升,2018年增长率达到最高值26.4%,2019年增幅减小,但整体收入向好,实现收入345.4亿元。

图1-4 2012—2019年北京市会展收入及年增长率
如图1-5所示,2012—2019年,会议占比最高的是2012年,占会展总收入的54.6%;会议占比最低的是2014年,占会展总收入的45.9%。其中2012年、2013年、2017年、2018年比例稍高,占比均超过50.0%;2019年北京市会议收入占会展收入的48.0%,较前两年略有下降。整体来看,会议和展览的繁荣和萎缩基本同步,会议占会展的收入比例保持在45%~55%的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平均占比为49.5%左右,会议收入在整个会展收入占比中较为可观。

图1-5 2012—2019年北京市会议收入占会展收入比例
1.3 会议接待设施情况
会议设施是城市会议业发展的基础。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数据,2012—2013年,北京市接待场所会议室个数达到5500个以上;2014年由于会议业出现收缩情况,接待场所会议室数量大幅度缩减至4908个,增长率为-12.4%,此后2014—2016年会议室数量维持在4800~4900个;2017年开始接待场所会议室数量持续增加并超过5000个,2019年会议室数量达到5265个,如图1-6所示。

图1-6 2012—2019年北京市接待场所会议室数量及年增长率
北京市大型会议室(超过500座)总体数量较少但数量和增长率变化具有波动性。2012—2014年,北京市大型会议室数量呈现负增长,从2012年的209个缩减至2014年的174个,降幅达16.7%;2015—2019年大型会议室数量稳定上升,2017年大型会议室数量突破增至200个,增长率为10.5%,随后均稳定在200个以上,2019年北京市大型会议室达到231个,如图1-7所示。

图1-7 2012—2019年北京市接待场所座位超过500座会议室数量及年增长率
2012—2019年,大型会议室占会议室总量的比例较稳定,保持在3%~4.5%,2013年占比最低,为3.4%,2018年开始占比增加至4.0%以上,2019年北京市大型会议室占会议室总量的比例达到4.4%,如图1-8所示。

图1-8 2012—2019年北京市接待场所座位超过500座会议室占总会议室数比例
北京市接待场所会议室的使用面积维持在71万~83万平方米。2012年,北京市会议室总面积80.7万平方米,2013年增长至82.2万平方米。2014年,接待场所会议室使用面积出现断崖式下降,使用面积降至72.4万平方米,跌幅达11.9%,此后的2015年、2016年使用面积持续下降,呈现负增长情况。2017年接待场所会议室的使用面积开始增长,增长率为9.5%,使用面积增至78.0万平方米。2018年接待场所会议室的使用面积继续增加,并出现自2012年以来首次突破80万平方米。截至2019年,北京市接待场所会议室的使用面积达到82.2万平方米,如图1-9所示。
北京市接待场所会议室可容纳人数在2012—2013年波动幅度较小,会议室可容纳人数总量维持在48万人左右。在2014年伴随着会议产业的巨大调整,会议室可容纳人数增长急剧减少至43.9万人,降幅达9.3%。随后,2015—2019年,会议室可容纳人数呈波浪式增长,2017年会议室可容纳人数以8.7%的较高增长率快速增至48.2万人;2018年后增长放缓,但保持稳步增加的趋势,并且会议室可容纳人数在2018年首次突破50万人(自2012年以来),截至2019年,北京市接待场所会议室可容纳人数为52万人,如图1-10所示。

图1-9 2012—2019年北京市接待场所会议室使用面积及年增长率

图1-10 2012—2019年北京市接待场所会议室可容纳人数及年增长率
1.4 会展从业人员情况
如图1-11所示,2012至2019年会展业从业人员数量呈波动式变化,整体上有下降趋势,由22.5万人减少至14.7万人。2012至2014年的会展从业人数变动幅度较小,2015年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之后年份的变动幅度则趋于平稳。除2012年和2014年外,其他年份从业人数增长率为负,并在2015年达到历史最低水平-26.7%。2019年会展行业就业人数较2018年有所提高,达到14.7万人,就业人数增长率为8.1%,是自2015年以来出现的首次增长。

图1-11 2012—2019年北京市会展从业人员数量及年增长率
1.5 接待国际会议情况
根据国际会议协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and Convention Association,ICCA)公布的《2019年度国际会议协会数据报告[3]》,中国2019年共举办539场国际会议(ICCA所统计的国际会议,是指至少有3个国家轮流举行,且与会人数至少在50人的固定大型会议),其中,北京举办了91场大型国际会议;居全球所有城市中的第22位(见表1-1);在亚洲城市中排名第7位;在国内城市中排名居首位,占国内大型会议的16.9%。相较于2018年北京举办93场大型国际会议,占国内的20.7%,2019年北京举办大型国际会议的数量和占比有所下降。总的来看,北京举办国际会议数量较为稳定,但相较于亚太地区的其他城市仍有较大差距。此外,从国内城市举办国际会议的情况来看,北京在中国城市中排名稳居第一,但上海、杭州、成都、西安等城市也在不断崛起,北京面临的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如图1-12所示。
表1-1 2018—2019年举办国际会议TOP30城市

续表


图1-12 2019年国内举办国际会议的城市分布情况
(1)接待国际会议数量情况
根据北京市2012—2019统计年鉴,北京市接待国际会议数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波动变化,整体上有下降的趋势。2012—2019年,仅有2014年、2018年两年为正增长,其他年份均为负增长。2012—2014年,接待国际会议数量在0.6万~0.7万区间波动,波动幅度较大,从0.7万个左右下降至0.6万个左右。2015年增长率小于-20%,接待国际会议数为0.5万个,而2016—2019年,国际会议接待量均在0.5万个以下,2019年增长率为-21.5%,接待量仅有0.34万个,如图1-13所示。

图1-13 2012—2019年北京市接待国际会议数量及年增长率
2012—2019年,北京市接待的国际会议数量占总会议的比例为1.5%~3.2%。2012—2014年,北京市国际会议数量占比稳步上升,在2014年达到峰值3.2%;2014—2017年,接待国际会议数量占比持续降低,从2014年的峰值降至2017年的1.6%;2018年,北京市接待国际会议数量占比仅有0.2%幅度的上升,随后2019年,接待国际会议数量占比再次下降,仅有1.5%的占比,是近8年来的最低点,如图1-14所示。

图1-14 2012—2019年北京市接待国际会议占总会议数量比例
(2)接待国际会议人数情况
2012—2019年北京市接待国际会议人数呈波动式变化,主要在56.1万~77.0万人次之间,增长率变化幅度较大。2013年,北京市接待国际会议人数突然由2012年的77.0万人次降至62.1万人次,增长率为-19.4%,是负增长最严重的一年。此后,2014—2019年,接待国际会议人数均低于70万人次。2014年,接待国际会议人数仅增加了0.1万人次;2015年接待国际会议人数再次呈现负增长,减少幅度为-4.2%,接待国际会议人数降至59.6万人次;2016年是近8年间数量增长最迅速的一年,接待国际会议人数以9.8%的增长率增至65.5万人次;2017年北京市接待国际会议人数为63.0万人次,增长率为-3.8%;2018年较前一年仅增长0.8万人次,人数增加幅度较小,增长率为1.3%;2019年,北京市接待国际会议人数呈现-12.2%的负增长,人数跌至自2012年以来最低值,仅有56.1万人次,如图1-15所示。

图1-15 2012—2019年北京市接待国际会议人数及年增长率
2012—2019年,北京市接待国际会议人数占总会议人数的比例为2.7%~4.4%,如图1-16所示。2012年和2013年,北京市接待国际会议人数占总会议人数的比例均为3.8%,比例基本持平;2014年,这一比例上升到自2012年以来历史最高比例4.4%;2015年和2016年,北京市接待国际会议人数占总会议人数的比例均在4.0%以上,分别为4.0%和4.1%;2017—2019年,这一比例持续下降,并在2019年下降至最低点,仅有2.7%。

图1-16 2012—2019年北京市接待国际会议人数占总会议人数比例
(3)国际会议收入情况
2012—2019年北京市接待国际会议收入总体呈V形结构,最高值为2019年的14.2亿元,最低值为2015年的5.7亿元,相差将近3倍,如图1-17所示。2012—2015年,北京市接待国际会议收入呈递减趋势,2015年降幅最大,为-36.2%;2016—2019年,北京市接待国际会议收入持续上升,其中2016年增幅最大,为31.0%,2017年增幅稍有减少,但收入增至9.5亿元;2018年北京市接待国际会议收入开始超过10亿元,2018年北京市接待国际会议收入以28.1%的增速增至12.2亿元,2019年该收入达到近8年来的最高点。
2012—2019年,北京市国际会议收入占总会议收入的比例为5.6%~9.2%。2012—2014年,北京市国际会议收入占总会议收入的比例持续上升,并在2014年达到近8年的最高值9.2%;2015年,这一比例大幅下降,降至5.6%;2015—2019年,北京市国际会议收入占总会议收入的比例恢复稳步上升趋势,2016年这一比例为6.6%;2017年和2018年占比相近,分别为7.3%和7.4%;2019年较前一年多增加了1.2%,达到2015年以后的最高值8.6%,如图1-18所示。

图1-17 2012—2019年北京市接待国际会议收入及年增长率

图1-18 2012—2019年北京市接待国际会议收入占会议总收入比例
1.6 会议时间分布
(1)2018—2019年北京市会议收入情况(按季度)
2018年起,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制度采用国家统计局印发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中所提及的分类标准,其中“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大类中包括“会议展览服务”在内的7个中类。
根据2018—2019年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定期发布于北京市统计网(http:///tjj.beijing.gov.cn/)的《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情况》(按季度),结合2018—2019年北京市统计年鉴中“文化辅助和中介服务”的比例,计算出北京市按季度的会议收入情况。2018年,文化辅助和中介服务收入为654.8亿元,会议收入占比25.1%;2019年,文化辅助和中介服务收入为865.3亿元,会议收入占比19.4%。
北京市会议收入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一般情况下,每年的第一季度为淡季,第四季度为旺季,旺季季度收入大致是淡季的1.5~2倍。2018—2019年,每年北京市会议收入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如图1-19所示。2019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较去年同期增长较快,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1.7%和73.0%;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增长较缓,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1%和7.7%。

图1-19 2018—2019年北京市会议收入(按季度)
(2)2018—2019年北京市会展从业人员情况(按季度)
根据2018—2019年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定期发布于北京市统计网(http:///tjj.beijing.gov.cn/)的《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情况》(按季度),结合2018—2019年北京市统计年鉴中“文化辅助和中介服务”的比例,计算出北京市按季度的会议收入情况。2018年,文化辅助和中介服务年末从业人员为94.9万人,会展业从业人员占比14.3%;2019年,文化辅助和中介年末从业人员为110.4万人,会展业从业人员占比13.9%。如图1-20所示,2018年各季度会展从业人员数量基本持平,2019年各季度会展从业人数均高于去年同期,增长率为20.0%~25.0%。

图1-20 2018—2019年北京市会展从业人员(按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