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结语
时至今日,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尽管中国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疫情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仍旧存在,很多省市地区依旧在实行较为严格的管控措施,严防境外病例输入是当下疫情管控的重要举措,行走在路上每个人都习惯戴上口罩,公共交通里依旧有志愿者提醒,这表明疫情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还未消逝,当然,疫情对产业发展特别是旅游行业的影响依旧是深远和沉重的。
康养旅游产业在疫情期间及后疫情时代会出现怎样的发展,目前还值得去观测和探索,当然本报告对该问题的阐述仍然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因时间、精力、个人能力及疫情的变化性和产业发展的复杂性等原因,不能对“疫情后康养旅游市场发展与驱动机制研究”做出更加详尽的汇报。但我们相信,伴随人们健康生活理念的深入及康养旅游供给端的创新与改革,康养旅游市场终将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风口之一。
流年笑掷,未来可期。
【注释】
[1][作者简介]武守强,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讲师、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李朋波,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教授、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
[2]健康旅游和康养旅游在学术概念界定上存在一定不同,在讨论健康旅游所包含内容时,学者们往往将医疗旅游(Medical Tourism)和康养旅游(Wellness Tourism)作为健康旅游(Health Tourism)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本报告并不是为了区分两者,因此这里合并一起进行表述。
[3]黄琴诗,朱喜钢,曹钟茗,等.国外康养旅游研究的转型与趋势——基于英文文献的计量分析[J].林业经济,2020(2).
[4]2020年预期数据暂未考虑疫情影响。
[5]由于时间精力有限,报告撰写内容无法全部囊括与康养旅游活动相关的政策文件。此外,本报告在该部分只呈现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事实上在全国各省市地区已经发展出丰富的康养旅游实践活动,且基于国家层面的指示政策文件已经基本构建出体系化、系统化的地方政策文件,由于内容较多且与本报告主题偏离,因此本报告在该部分不予展开讨论。
[6]引自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中胡和平部长的讲话。
[7]依据《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蓝皮书(2017)》,大健康产业被定义为“以优美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健康产品制造业为支撑,以健康服务业为核心,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满足社会健康需求的全产业链活动,涵盖药材种植、医药以及装备制造,医疗卫生、健康管理乃至金融服务的国民经济三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