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北京市旅游业发展趋势

3.3 北京市旅游业发展趋势

作为机构改革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开局之年,2019年北京积累了大量文旅融合经验,将推动未来文旅融合不断深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业数字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即将建成的环球影城,以及即将迎来的世界休闲大会和冬奥会为北京旅游业带来了新机遇。此外,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北京市旅游业开始复苏,并呈现持续向好趋势,疫情提升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康养旅游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未来,北京市应抓住机遇,继续创新文旅融合途径,充分利用新技术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3.3.1 文旅融合不断深入,旅游文创持续升级

2019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文化和旅游对外交流交往不断扩大、文艺舞台持续繁荣,积累了大量文旅融合的经验。2019年12月11日北京市出台“文旅融合26条”,对文旅资源支撑体系、空间布局、产品体系、市场治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成为首个在省级层面出台文旅融合总揽性新政的省市,此后文旅融合将进一步深入。随着文旅的深度融合,旅游文创产业紧跟步伐,“北京礼物”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运营模式不断创新。故宫文创2019年推出故宫雪糕、四季吉服、故宫日历、故宫文具等旅游文创产品,为中国旅游文创提供了“故宫经验”,并将持续引领中国旅游文创产业的发展。

3.3.2 京城中医药文化强大助力,康养旅游前景广阔

康养旅游是近年来旅游业的热点话题,也是旅游业的新蓝海。北京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为北京康养旅游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举办的北京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对接大会成功梳理出一批具有京城中医药文化特色的优质资源,包括故宫御医药馆、百年老字号鹤年堂、同仁堂、中医药非遗、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体验馆、鼓楼中医院京城名医馆、广誉远、正安中医、大诚针灸、中卫福膳、一品香山药膳餐厅、广安门中医院音乐疗法、北京形意拳、杏林说书等,这些具有特色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为北京康养旅游产品设计和策划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内容,对北京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和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的增加,作为最能体现人民幸福感的产业形态,旅游业与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正在迎来黄金时代,康养旅游市场前景一片光明。

3.3.3 文华东方酒店落地王府井,北京高端酒店进商场成趋势

2019年3月18日,北京王府井文华东方酒店开业,落地城中高端零售中心王府中环之上,引发了业界对高端酒店进驻商场的关注。传统单体酒店因为功能单一,娱乐性缺失,在商业地产中扮演的角色始终不够活跃,而“商场”+“酒店”的组合,可以联动商场与酒店的餐饮、购物和休闲体验,与传统单体酒店相比,这种酒店综合体的综合回报率更高。近年来,北京不少高端精品酒店开业均选址在商场中或在商场周围。2013年,怡亨酒店入驻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2016年,北京三里屯通盈中心洲际酒店开业;2017年,新国贸饭店开业,与国贸商城直接连通;2019年,Le Joy大悦酒店于西单大悦城重新开业,这些酒店综合体的产生为北京酒店未来发展提供一条新思路。

3.3.4 新基建引领北京旅游数字化发展

2020年6月10日,北京出台了《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建设新型网络基础设施、数据智能基础设施、生态系统基础设施、科创平台基础设施、智慧应用基础设施和可信安全基础设施六项重点任务。在与旅游业相关的领域,新基建能够充分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引导和培育网络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消费服务新模式,促进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未来旅游业“万物数字化”的趋势将推动智能客服逐步代替人工客服,智能机器人将广泛应用;各类智能化信息能够帮助旅游行政部门、企业和游客判断旅游态势、预测未来趋势并辅助旅游决策;“数据开放共享”与“个人信息保护”将成为未来旅游业新的挑。

3.3.5 环球影城促北京旅游产业布局优化

北京环球影城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是世界第五个,亚洲第三个,中国第一个环球影城,预计于2021年正式开园。环球影城弥补了北京旅游业发展和旅游产品构成中缺乏具有国际号召力的娱乐项目这一薄弱环节,并将带动北京旅游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北京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空间上,北京环球影城将替主城区分流部分游客,并促进京津冀地区旅游整体空间布局的优化;在资源上,环球影城所代表的现代文化资源与传统历史资源将共同成为北京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在产业上,环球影城将拉动旅游购物、餐饮、酒店等相关产业的综合效益提升,推动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产业布局的优化。

3.3.6 国际盛会将推动北京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北京·平谷世界休闲大会:世界休闲大会是休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将于2021年4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办,主场馆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将成为接待大型会议的重要场所和金海湖特色休闲旅游度假小镇的重要配套设施。将举办世界休闲大会获得的国内外先进休闲旅游发展经验与北京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相结合,打造一批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北京特色、文化内涵丰富的休闲旅游产品,有助于北京休闲旅游品质的提升。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冬奥会的举办将改善北京的旅游大环境,对北京旅游产业升级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空气质量的改善、城市整洁度的提高将使北京更具吸引力;交通的建设和完善将增强北京的吞吐能力;住宿设施、体育设施、商业设施的建设和改进都将使北京更好地发展特色旅游项目。

3.3.7 抗击疫情成果显著,北京旅游业逐渐恢复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北京市旅游业受到巨大冲击,为防止疫情扩散,北京市于2020年2月关闭各类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和景区,并暂停旅行社有关业务。2020年3月10日,北京市发布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采取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稳定导游队伍、发放旅游发展补助金、推动旅游投融资交易等13条措施帮助旅游企业应对经营困难。随着疫情缓和,2020年3月31日,北京市发布《等级旅游景区有序恢复开放实施方案》,明确了等级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的原则,并按照从低风险地区到高风险地区,从室外到室内的顺序开放旅游景区。采取景区限流、入园必检、控制安全距离、鼓励电子门票等措施指导等级旅游景区科学精准防控。经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北京市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旅游业也呈现复苏趋势。

截至2020年7月初,北京市现有238家等级景区,已开放149家,开放占比63%;全市7288家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户),营业2619家,营业占比36%。2020年端午节假期,全市重点监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35万人次,恢复到去年同期的23.2%;营业收入7240.2万元,恢复到去年同期的24.1%。此外,从7月20日起,北京市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北京旅游市场的整体复苏指日可待。

【注释】

[1][作者简介]邹统钎,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助理,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首席专家、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北京市高创领军人才”“长城学者”与“四个一批”人才。目前兼任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旅游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乌兹别克斯坦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大学校长顾问等。任《旅游导刊》《今日国土》副主编,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旅游学刊》《旅游科学》《世界遗产》等编委。获商务部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主持UNESCO、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科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领域为文化遗产管理、文化旅游发展政策等。张梦雅,女,河北保定人,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目的地管理与旅游规划。邱子仪,女,四川成都人,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目的地管理与旅游规划。阎芷歆,女,河北沧州人,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目的地管理与旅游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