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康养旅游市场的影响
庚子鼠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给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及社会生活秩序带来了严重的损害,也给旅游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2020年9月5日举行的“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中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扩散、蔓延,世界旅游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据经合组织估计,2020年国际旅游收入将下降60%~80%;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2020年全球旅游产值将下跌70%”[6]。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国内和世界旅游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从整体上看,国内旅游及世界旅游市场的基本动能、市场需求及服务体系依然存在,且对于疫情后的产业复苏有一定的保障。而对康养旅游产业来说,疫情在带来直接的产业冲击之外,更多潜在影响也将长时间存在。
一方面,从市场端来看,疫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健康的理念和态度,这种转变很可能会带来部分旅游产品市场需求的提振,旅游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不会被疫情所改变。疫情带来的冲击促使人们更多关注大健康领域的生活理念、产品消费及生活方式,在这种背景下,关注健康生活、旅游体验、医疗养生的康养旅游产业将会得到一定的复苏和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从供应端来看,疫情也促使社会各界更多聚焦和关注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康养旅游产品形式的多元化创新,充分与当代人们的健康诉求相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康养旅游产品模式创新。疫情期间人们更多居家生活,外出旅游活动骤减,居家康养诉求急需得到满足,在这种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的远程康养计划、VR康养旅游活动等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图3-1所示为疫情后康养旅游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

图3-1 疫情后康养旅游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整体来看,报告认为,尽管疫情给旅游产业整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使得旅行社及中小旅游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给旅游从业者带来的消极影响也将影响康养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复苏和发展,且伴随疫情期间经济下行压力康养旅游的潜在消费动力和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但从长期来看,疫情后康养旅游市场仍将有大趋势实现复苏甚至快速发展。
第一,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带来严峻挑战,疫情期间和国内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国民开始更加关注健康生活理念及健康生活方式,运动健身、中医疗养、休闲度假等多种形式的康养旅游实践活动逐步成为人们的休闲旅游活动之一。从消费者追求康养旅游的动机层面看,包括主动动机和被动动机,主动动机方面消费者在后疫情时代更加关注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通过康养实践活动实现满足自身健康诉求;被动动机方面疫情带来的巨大精神和心理压力也可以通过休闲、娱乐、保健、康养等活动得以释放和缓解。
第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的发展为康养旅游产业活动和运行模式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利于康养旅游产品的创新实践。远程医疗技术已经有了一定发展,康养旅游产业活动也可以与互联网技术、现实虚拟技术等实现深度融合,进而实现康养旅游产品创新,如VR康养旅游实践、远程中医养生咨询、智慧健康模式等实践。
第三,近年康养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虽然我国康养旅游产业发展仍处在初期阶段,但借助于丰富的康养旅游资源及中医药文化等康养理念,我国康养旅游产业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产业支撑体系,这为疫情后康养旅游产业的快速复苏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各个省市地区依托自身康养旅游资源,不断开发具有特色的康养旅游实践活动,打造品牌化、体系化康养旅游项目,为了保障项目有效运行,配套支撑体系也逐步构建起来,这都对后疫情时代康养旅游产业复苏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第四,政府高度重视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大力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我国康养旅游产业外部政策环境利好,这有利于康养旅游产业的复苏与发展。在《健康中国》大战略背景下,康养旅游产业能够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撑,从前文对康养旅游相关政策文件的分析也可以看出,中央持续不断推出指导性政策,对疫情后康养旅游市场的复苏与发展保驾护航。
第五,康养旅游正在逐步向“大健康”“大康养”方向融合,以治疗为目的的“医疗+旅游”和以维持或强化个人健康元素的“养生+旅游”多维度融合,为疫情后康养旅游产业的复苏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疫情后,大健康[7]相关产业受到更多关注,康养旅游可以在纵向上实现与大健康、大养生的融合,横向上通过智慧健康、医疗护理、康复理疗等实现实践延伸,从而可以接纳更多客群,引领客群的康养消费诉求,为疫情后康养旅游产业复苏和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