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美在具体的意识对象身上
从第一段话中可以看出,美在具体的对象身上。面对诗人眼中的一片美丽的风景,为什么忧心忡忡的人从中发现不了美?显然,他的注意力被其他的东西所牵扯,致使他对此没有感觉。看来,具体的对象还必须成为感觉意识中的对象。从现象学的观点来看,审美对象的形成,的确需要审美知觉的观照。举例来说,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在搬运的过程中,对于搬运工而言,这幅著名的艺术作品与他经历过的其他物品没有任何区别,甚至更让他觉得讨厌,因为他一再被叮嘱要小心保护。同理,一片风景、一幅风景画,都要依赖审美知觉,成为知觉活动中的意识对象,才能最终成为审美对象。意识活动具有意向性,审美知觉也必然地要指向审美对象,二者实际上是审美意识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所以,柳宗元才会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学家桑塔耶纳也才会说美“只存在于知觉之中,而不能存在于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