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 材料
材料是产品赖以成型的物质基础,是产品的造型和功能赖以维持的条件。据统计,现在世界上的材料已经达到36万种之多,但几乎每天都还有新的材料不断出现。
按照产生的来源,材料可以划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天然材料包括动物材料如毛、皮、骨、角等,植物材料如棉、麻、木、竹、橡胶、漆等,矿物材料如金属、土、石、玉等人造材料包括人造纤维、人造棉、人造毛、人造板、塑料、陶瓷等。按照用途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如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纺织材料等,功能材料如电磁材料、耐火材料、耐腐蚀材料等。按照化学组成材料又可分为金属材料如金、银、铜、铁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水泥、玻璃、搪瓷等,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化学纤维等。按照发展的历史,材料还可分为传统材料如石、角、陶瓷、金属等,新兴材料如合成纤维、纳米材料以及声、光、电子方面的材料等。设计中常用的材料有金属材料、陶瓷、木材、染织材料、玉石材料、塑料、漆、编织材料、玻璃、复合材料等。
作为物质实体,所有材料都有物理、化学方面的特性。材料的物理特性主要是指材料的抗拉伸力、压缩、弯曲、强度、硬度、隔热、隔音、防火、防水、光泽度、透明度、吸水性等,如图3.33所示。化学特性则指材料在氧化、还原、耐酸、耐碱等方面的特性。材料的特性对产品的造型与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材料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直接影响着产品功能的发挥,也使造型受到种种限制。如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用作餐具、茶具就不能长期使用,一些金属材料耐酸性弱,就不能用作盛放酸性液体的器皿,陶瓷、金属等硬性材料不能制作服装等等。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同样也影响着对材料进行的造型处理,如木材多为直线型,而藤条则可以轻易弯曲,多为曲线型,因此在家具的制作上,木制家具与藤制家具在造型上就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别。当然,同一种功能与造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现,材料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图3.33 材料的特殊性陶艺
在对材料的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人的感官与材料之间又建立起了一种较为固定的关系,使材料具有感觉特性,这是人的感官系统对材料本身及其表面所作出的反映。如水泥、石块等粗糙材质的粗涩、沉重、古朴的感觉特性,如图3.34所示。瓷器的精致,如图3.35所示,温润、晶莹、明亮的感觉特性等等。材料的感觉特性与人的心理感受和审美感受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在设计中可以利用材料的感觉特性来增强设计的感染力。设计装饰往往会直接利用材料本身的色泽纹理,如木材的纹理、大理石的色泽花纹、玉器的自然色泽、质感等等,来达到独特的装饰效果。明式家具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用漆料装饰,而充分利用木材自身的美妙纹理,突显出淡雅、温润的装饰效果。
图3.34 石材的厚重感和古朴感
图3.35 瓷器的精致和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