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 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尺度要素
展示中的空间尺度、道具尺度、商品尺寸等均应以人体为标准的绝对尺寸为基准,进行组织、设计与陈列。
1.制定展示设计尺度的基点
任何物体本身的形状原本没有尺度的概念,只有将其与其他因素进行比较时,才产生了尺度标准。因此,把某一单位尺寸标准引入设计中去,使之产生尺度间的比较,创造展示设计良好尺度的首要原则。创造展示设计良好尺度的第二个原则是,重视设计与人自身的关系研究。
2.人体的静态与动态尺寸计测
展示设计中人体尺寸的应用,包括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两个方面。静态尺寸又称结构尺寸,是人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下所测得的尺寸,如图9.31所示。动态尺寸又称机能尺寸,是受测者处于执行各种动作或进行各种体能动作时各个部位的尺寸值,以及动作幅度所占空间的尺度,如图9.32所示。
图9.31 人体结构尺寸(静态尺寸)
图9.32 人体结构尺寸(动态尺寸)
3.展示中的基本尺度
(1) 平面尺度。平面尺度是指空间的分割与组织、展品陈列与人行通道等要素和展厅总空间之间的百分比数,又称为陈列密度。常规条件下以30%~60%较为适宜。
(2) 陈列高度。墙面和展板上的展品陈列位置,一般是从距离地面80cm起(也可以从90cm或120cm起),至320cm止。因受观众视角的限制,陈列高度不宜超过350cm,通常的陈列高度是在距离地面80cm~250cm。我国人体标准身高如果以167cm计算,最佳陈列高度应定在距地面127cm~187cm。重点的展品放在这个陈列高度或陈列带内,最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展示道具的尺度由展品、环境、人、道具自身结构、材料和工艺等要素所限定,其尺度标准的制定应综合考虑,如图9.33所示。
图9.33 展品的陈列高度
(3) 一般性通道。参观路线的通道宽度是由观众的多少、展品的大小和参观时要求的视距等因素决定的。通道有主通道和次通道之分,一般是以人流的股数来计算的(每股人流以60cm计算)。主通道宽度一般为8股~10股人流(4.8m~6m),次要通道5股~8股人流(3m~4.8m),需要环视的展台周围的通道不得窄于3股人流(1.8m)。大件展品视距要大,通道自然要宽。观众人流大时,通道也要宽。
(4) 残疾人通道。依据相关研究,用于残疾人通道的高度与水平长度之比的最低容许值为1:6,即高度为200mm,水平长度为1200mm。其坡道每隔9m需设置一个休息平台,这个休息平台的宽度不少于250cm。残疾人通道的宽度有两种:一种为轮椅单向行走时的通道宽度,至少130cm;另一种为轮椅双向行走时的通道宽度,至少20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