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展示空间构成元素
现代展示空间构成已随着展示功能和展示观念的发展,从过去单一的较为简单和封闭的形式,趋向多元化、多层次、开放式、个性化的构成形式。现代展示空间应当包括环境空间、展示(陈列)空间、交流空间、辅助空间等。
1.环境空间
所谓“环境空间”亦可称作“展围空间”。广义地讲,它包括展馆周围区域空间和展馆建筑及其上方部位与空间。展馆周围区域空间主要是指,展馆正门前的广场、在展馆正面所能看到的展馆周围所占据的空间、展馆及其上方部位的空间暨展馆建筑形象及其延伸与扩展的空间范围。
2.展示(陈列)空间
展示空间,一般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空间表现形式,即序列式展示空间和组合式展示空间。
(1) 序列式展示空间,是指从入口到出口,空间的安排依照展示信息的逻辑序列而编排。即入口—序厅—按主次排列的一个个展示区域空间一结束部位一出口,它们前后、主次序列分明。这类展示空间一般适合于系统完整的陈列展示内容,如纪念馆、汇报展等。这种展示有严谨的逻辑和时序层次感,以实现全面、庄重的展示目标。
(2) 组合式展示空间,是指各个展馆(展区)之间,次序不分先后,空间无谓主次,组合自由,光线任意,观众根据自己的意愿可随意走动,给人以开放、自由、轻松、随意的参观体验。这类展览一般适合于自由选择、充分观赏的特点,如博览会、展销会、交流展示会、美术展览及艺术作品陈列等。陈列空间的设计决定着展览信息传达的成效。
为了能引人入胜,给观众以更好的参观体验,展览陈列空间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 展示空间形态和展示陈列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方便观众参观、体验、参与等,满足观众的需要。
➢ 分清展览的主次,把最重要的需要突出的展品,陈列在最显眼最易表现的位置。
➢ 合理规划空间,强化目标途径,要使展览的每个部位都能吸引观众,让观众有兴趣参观全部,不会半途而废。
➢ 尽量以最简洁、生动、有趣的形式突出展品及其功能,如把大篇的文字、复杂的数据转化为图或表的形式让观众好看、好懂。
3.交流空间
交流空间,是指展览者与观众直接面对面进行各种交流活动的空间,包括交流(洽谈)空间、销售空间和演示空间。
(1) 交流(洽谈)空间,是应现代展会的功能要求,为相关人员提供研讨、交流、洽谈的场所环境。在商业展览中,洽谈空间显得更加重要,有些还需要有专门的空间和专门的设施,以方便实现商业展览的目的,如图10.18所示。
图10.18 展厅中的洽谈区
(2) 销售空间,是现代展示活动中重要的空间构成部分,在展示的现场销售纪念品、各种商品,成为展览活动的重要内容。有时经济商务展览当场销售形成交易,已经为评价展览成功的重要依据,因而需要有专门的空间,满足销售需要。
(3) 演示空间,是以活动的演示的形式表现展览内容的空间。如配合房产展览的样板间的住房体验;配合工艺品展览的编织、刺绣工作过程的演示;配合化妆品展览的现场化妆活动等以不同的演示方式表现着展览的内容。
4.辅助空间
辅助空间,是指辅助展品陈列的与陈列空间、交流空间、环境空间等共同实现展示目标的空间,在展示设计中主要包括公用空间和服务设施空间。
(1) 公用空间,一般是指通道空间和休息空间。通道空间,是展厅内连接出入口到各展出陈列部位的空间,以及连接不同功能空间的过程的空间。通道空间的设计首先要实现人流交通安全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实现设计效果,相关的因素有:观众流量、流向;展览的空间大小与展位布局,展览的性质、目的(如欣赏性、贸易性、零售性等)重点展品的最佳视域、视角、视距;演示活动的时间安排等。
(2) 服务设施空间。服务药性质、规模与内容不同,服务设施的空间、位置、形式也相应不同。如接待空间,方便提供展商与客户交流的空间;工作人员空间,专为展览的工作人员设置的空间,可供工作人员休息调整使用储藏空间,能储藏展品、宣传册、样品等的空间,有时远途的展览,会有储藏大量展览备用物品而专门设置的大型储藏空间;保障,维护、维修空间,是提供展览运行保障,维护或即时维修展览用品的空间,如展览的水电控制部位、台后操作部位、检修部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