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2 影像传媒技术下展示空间设计特点

10.7.2 影像传媒技术下展示空间设计特点

影像传媒技术下的展示空间设计,有着其自身特有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给予参与者深刻的审美体验

在影像传媒技术的参与下,传统的展示空间设计方式由单向的、静态的、实物的方式向双向互动、虚拟动态、非实物的方式转变。由于采用了多种感官表现形式的结合,因此给观众带来了立体的视觉感受,如森林展示幕墙,可以让观众看到高分辨率的森林近景,同步的高音质的森林声音再配以适当的风速和气味,让观众就像走进了原始森林一般,这种高体验的展示空间设计方式,不但给观众一种舒适、愉悦的心理满足感,同时也将展品深深地刻在了观众的脑海中,如图10.103所示。

图10.103 森林展示幕墙

2.展示效果好,时代适应性强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作为传统信息的展示载体,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现代展示空间设计所要求的是在有限的空间和面积之内,展示最丰富多彩的信息和内容,形式也不固定于文字、图片等。以最简单的传统照片展示来说,传统的胶片展示或卡片展示,一张卡片只能承载一张图片的信息量,而现如今的电子相框,采取高速计算机和3D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形式向观众展示3D立体照片,在显示屏有限的空间内,观众可以通过触屏互动的形式来对喜爱的照片进行3D全景欣赏和获取信息,且能够局部放大或缩小,并配以声音和动态虚拟的方式来对图像进行处理,让观众就像通过摄像头在观看一个微型的世界一般,大大地增强了观众的互动性、关注性,这些都是原始的卡片或照片无法达到和比拟的效果。如图10.104所示,为日本馆借助高科技的影像交互及环境音响技术引领观众完成三段式的体验,通过对抽象化的自然的观察、融入、尊崇,感受日本文化对于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图10.104 森林展示幕墙

3.以多感觉、动态展示为主

传统展示空间设计的方式都是以实物为主,多以静态、真实的单一信息为主流。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对于所得到的信息都要自己进行分析处理,这种静态的展示方式在实际的效果中,往往是事倍功半的。由于信息是单向流动,客户对于展品信息的反馈和表达没有输出的途径,而且静态的信息,观众只能通过视觉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然后通过大脑的分析来确定展示所要表达的内容,而采取影像传媒技术所展现的展品,可以采用虚拟的数字交互技术,能够让观众看到动态的虚拟产品的各种参数和信息,还可以通过搜索和特别关注的方式来重点了解展品的细节信息。观众可以在设定的区域留下自己的感官体验和观后感,并且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入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和展品进行交互,达到动态的双向交流。如此一来,可以大大地刺激观众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将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展品的信息上面。上海世博会德国馆在整个的展示过程中交互性极强,观者每人手持一个纸质平板,分为不同的使用语言,这些纸板可以与馆内的展品进行互动,观者可自由选择观看内容。投影仪可以对纸板上的点进行追踪,对纸板的移动和所在位置进行识别,从而展示不同的影片内容。如图10.105所示,除了纸质平板,德国馆还应用了Kinect体感交互形式来选择语言和观看内容。

图10.105 上海世博会德国馆的纸质平板

4.由单一形式向多样化形式转变

过去的展示空间设计方式主要是以视觉为主,最多辅以声音作为补充,但是在当今的多媒体技术中,观众可以在享受视觉带来的愉悦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到同步的高音质的声音、气味、触觉等感受,观众对于传统信息的接受方式由过去的单一模式向多种方式慢慢转变。在参观的过程中,观众可以亲身投入到多媒体交互场景之中,增加展品体验,对展品的信息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影像传媒技术渗透的展示中,可以通过模拟的数字三维技术接触到展品的三维立体图像,更好地了解产品的各种属性。通过动态的展示,能够让观众和展品之间发生良好的交流和交互。通过互动,让展品真正想要表达的信息在观众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毕竟动态的记忆更容易在人心里形成记忆点,多感官的接触有利于全面和全方位地对展品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