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夏翁尤翁

217 夏翁尤翁

夏翁江阴巨族,尝舟行过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溅及翁衣。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因好语遣之。及归阅债籍,此人乃负三千金无偿,欲因以求死,翁为之折券。

长洲尤翁开钱典,岁底闻外哄声,出视则邻人也。司典者前诉曰:“某翁衣质钱,今空手来取,反出詈语,有是理乎?”其人悍然不逊,翁徐谕之曰:“我知汝意,不过为过新年计耳,此小事何以争为。”命检原质,得衣帷四五事,翁指絮衣曰:“此御寒不可少。”又指道袍曰:“与汝为拜年用,他物非所急,自可留也。”其人得二件,默然而去,是夜竟死于他家,涉讼经年。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或问尤翁何以预知而忍之,翁曰:“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名言可以喻大。小不忍,则祸立至矣。”人服其识。

吕文懿公初辞相位,归故里,海内仰之如山斗。有乡人醉而詈之,公戒仆者勿与较。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狱,吕始悔之曰:“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可以小惩而大戒。吾但欲存厚,不谓养成其恶,陷入于有过之地也。”议者以为仁人之言。或疑此事与夏尤二翁相反。子犹曰:“不然,醉詈者恶习,理之所有,故可创之使改。若理外之事,亦当以理外容之。智如活水,岂可拘一辙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