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精气神,笔舞德才艺
(代序)
应黎莉老师是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德育研究室的教研员,她与我是相识较早、相知很深的红颜忘年交。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去年,她跟我谈起,想就如何提高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品质进行研究,把她近几年研究的成果整理、集结成册,出一本专著,并希望我为之作序。不承想才一年多时间,这本书就已经完稿,即将付梓,真可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啊!作为应黎莉老师即将面世作品的初读者,我欣然应允。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或师徒缘、同行谊,或忘年交、德育情,我都认为这是一本值得点赞和打Call的好书。本书之“好”,主要反映在五个“坚持”上,且听我详述如下。
一、坚持依据意识和综合站位,克服随意化倾向,体现了“思政性”
首先是以法规政策为依据。本书以教育部颁发的法规文件为依据,对接“天线”,主动回应党和政府提出的各项要求和任务,具有很高的政治站位。其次是理论依据。本书聚焦专业化视域下班主任工作的改革与创新,遵循规律,运用科学理论,对当下班主任工作的难点、热点和重点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具有很高的学术站位。再次是现实依据。本书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站在新时代、新挑战、新变化、新希望的高度,针对班主任工作的实际现状和瓶颈、短板,接通地气,为提升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水平提供了具有实践性的对策建议以及先进的经验和鲜活的做法,具有很高的实践站位。
二、坚持顶层设计和整体架构,克服碎片化倾向,体现了“系统性”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具有复杂的内容,要面对各种复杂关系。本书牵住“班集体建设”这个班主任专业化的牛鼻子,聚焦班主任工作面临的热点和难点,坚持顶层设计和系统架构,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内容设计上紧扣现代班集体建设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班集体管理的工作艺术,分现代班集体建设的实务内容研究、实践操作研究、关系处理研究和人文素养研究四个部分进行论述。本书通过精彩叙事、精辟解释和精准传道,旨在促使班主任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从“经验型”向“研究型”发展,提高班主任的思想素质、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更有助于促进班主任思维方式的转变,使其从点状性思维、割裂性思维和碎片化思维转为结构性思维、整体性思维、关系性思维和过程性思维,进而改变班主任工作的运动式、突击性、碎片化、脉冲型等倾向,形成班主任工作系统化和常态化的良性状态,真正发挥班主任建班育人的职能。
三、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引领,克服事务化倾向,体现了“研究性”
班主任是学生快乐、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其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性作用;班主任岗位是学校工作中重要的专业性岗位,是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建制,是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力量。那么,班主任应如何运用“班集体建设”这个不可替代的、具有专业化标志意义的育人操作系统去立德树人呢?很长时间以来,广大学者对这个核心问题还研究得不够,或者说少有研究。本书聚焦这些问题,用问题建立假设,让问题驱动研究,把问题转换成需求,从问题中寻找答案,进而给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解惑之道和可借鉴与可操作相融合的克难之法。本书将指导广大班主任跳出事务堆,改变心智模式,增强研究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四、坚持与时俱进和守正创新,克服因袭化倾向,体现了“时代性”
班主任制度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风风雨雨,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供了中国答卷和经验。但是,班主任工作还存在许多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对于如何坚持一以贯之与与时俱进的统一,如何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如何体现时代性等问题,本书给出了较好的回答。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新形势的新挑战、学生变化的新特点和改革创新的新任务,本书无论是理论阐述还是实践操作,都坚持立足于一个“新”字,着眼于一个“转”字,强调转型、创新、发展,突显了时代性的特点。
五、坚持抱团式研究,克服单一化倾向,体现了“一体性”
我一直认为,指向班主任工作的教育科研应该呈现一种生动的群众性研究局面,而本书作为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应黎莉老师坚持以学校班级作为基地,团结了一大批班主任老师,以以学习和发展为主题词的共同体形态抱团进行研究探索、创新实践。抱团互助式的攻坚克难,作为教育科研的一种要求和常态,不仅能克服单一化的倾向,还能把研究和培训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研究促培训,以培训促研究,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让班主任老师在研究中获得专业的培训,并在专业培训中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本书中的教育案例和教育实践作为区域教师培训和上海市级共享资料,20××年×月已被3000余名教师在培训中学习过。这也是本书呈现出的一个重要特点。
总之,本书聚焦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始终瞄准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走势,从问题出发,以需求引领,上接“天线”,中接理论,下接地气,体现了应黎莉老师敏锐的前瞻性思维和与时俱进的大视野,具有成果性的应用转换价值和可操作的迁移辐射价值,尤其是透过浓浓的墨香散发出一种由献身教育的初心、爱满天下的情怀、立德树人的执着追求和高远的教育境界等叠印而成的崇高精神;一种由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永不言败汇聚而成的宝贵精神;一种由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务本求实、追求卓越等凝聚而成的可贵气质;一种由站在时代前头的学术水平以及不言之教的人文力量和润物细无声的人格魅力等集萃而成的感人神韵。我想,也许这就是本书能给人以感动,启人以理性,催人以奋进力量的源泉。
写完这段文字,日历已经翻到了辛丑年正月初七,相传这天被称为“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等;又适逢雨水节气,还是春节长假后第一个工作日,意义非同寻常。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带着牛年春节的余庆,我怀着完稿的喜悦之情,作《五律》一首作为本文收尾:
雨水时节无雨水,恰是草长燕南飞。
胸中满盈精气神,笔下挥就德艺才。
笃行杏坛使命担,不辍弦歌初心在。
开工大吉舞春风,牛气冲天尽开怀。
谨以此序作为牛年新春礼物献给应黎莉老师,献给所有班主任及教育工作者,并与他们共勉,共同携手迈入更加美好的新一年!
陈镇虎
2021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