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理解与宽容

四、理解与宽容

作为一名老师,还得有一颗宽容、理解和忍耐的心。宽容大度是能够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基础。学生在校犯错,违反了校规,如果学校的老师能够站在宽容的角度去了解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继续客观地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性质以及事情的结果,最终真诚地引导学生知错悔改,他们自然就会心悦诚服。

俗话说:“情不通,则理不达。”师生之间能够做到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和知识共享,增进彼此的感情。师生互为朋友,要用规范的眼光去理解;遇到困难时,我们一定要先用同理心,借助同理心,对人物、身份、事件以及场景进行分析,并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老师要淡化自己身上的“权威”,尝试着走进“学生”,学生也可以尝试着走进“教师”,双方冷静地倾听对方的话语,尝试和体会彼此的经历和心得,最终借助“换卷”达成共识。

宽容与理解,永远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拥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包容一切不堪的生活,忍受一切痛苦的事”。从某种角度来说,对于学生一时的冲动与浮躁,教师的可亲与可爱之处,就在于他们能用自己的宽容、理解、睿智、智慧来面对世界。这样,大多数情况下,教育的效果会非常深刻和令人难忘。

下面以“Yoyo同学的故事”来说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如何用理解与宽容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

案例8:

Yoyo同学的故事

先给大家展示一幅图,这是我们四班的全家福,简笔画版。

第一次见到这幅画的时候,我纵使有千言万语还是只感叹了一句:“Yoyo你画得好好啊!”我从心底里佩服Yoyo,也更喜欢这个小姑娘了。

然而,一年半前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我看到Yoyo只会感到头疼。

我们的第一次接触是在军训的时候,我一下子就注意到了Yoyo,她一副漫不经心、无精打采的样子,脸上大写的“生无可恋”。这样的第一印象让我很难对她产生好感,尤其是当她说不舒服要回寝室休息一会儿,结果一个下午都没回来参加训练的时候,我更是有些生气,感觉这丫头如此懒散,没有一点集体荣誉感。无奈的是,我暂时还想不出合适的话题来和她沟通。是不是应该摆出很强硬的态度,命令她一定认真训练呢?我觉得这样做肯定是不好的,换位思考,自己曾经也是学生,我知道能说服人改变的从来都不是教育者的姿态,而是要走进她心里。我细想不如再观察一阵子,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和她好好谈谈。

于是,就等到了军训结束后的那个晚会。轮到我们班上去介绍自己班级的海报时,发言的同学居然是Yoyo!她说话的时候神采飞扬的样子和军训时候相比,简直就像是换了一个人。原来那幅海报是她画的,她很自信也很开心地给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小丫头原来也有可爱的一面。

军训回来后,我和副班主任说起了这个小姑娘,聊了之后我才知道,原来Yoyo之前一直很想进精品班,结果分到了平行班,感觉很失落。副班主任去家访的时候,Yoyo主动告诉老师她很担心自己融入不了新集体,她觉得自己是个怪小孩,甚至觉得她的同学都不喜欢她。这让人感觉她有些敏感,也有一些自卑。

我突然感觉到有些心疼,这个小姑娘啊,看着大大咧咧,但其实她很在乎别人对她的看法,希望大家喜欢她,希望自己能在所属的集体里发光发热。想到这一点,我决定对Yoyo的教育就从给她布置任务开始。最初是班级板报设计,这是Yoyo最擅长的事情,我点名要她负责。后来因为她经常迟到,我让她放学后留下来做值日检查,就是值日生做完卫生后由她验收。只要Yoyo留下来做检查,我们班当天的值日清洁就一定不会有问题。

不过,这样的值日监察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Yoyo的迟到变得更加频繁了。这孩子平时就有些懒散,早上不想起床,起床后拖延时间,不是踩着点就是晚几分钟到校。有一次,在跟她第N次强调早上不要迟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随口说了一句:“你能不能哪个月做到不要迟到,也去选一下每月之星?”突然,她的眼睛亮了一下,马上问道:“我也能选每月之星吗?”我说当然!老实讲,看到她的表情,我在心里有点忍不住想笑,到底是孩子,不论多大都还是很在乎老师发的小红花。我接着给她鼓劲儿,肯定她为班级的付出,同时也真心实意地感谢她。我告诉她:“Yoyo你真的特别棒,我非常希望有一天你能选上每月之星。”

后来,她真的没再迟到。再后来,12月份,全班投票通过,Yoyo是每月之星。那一次我觉得我比她还高兴,兴奋程度仅次于军训会操我们班拿第一名的时候。到现在,Yoyo还是没有完全改掉她懒散的坏习惯,但经过学校和班级大大小小活动的历练,我能感觉到Yoyo变得越来越积极,和大家的关系也处得越来越好,分组活动中她做组长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去她的那一组,和她一起做活动。在从大别山回来后大家写的回顾感言里,不少同学都提到了Yoyo,因为她给小朋友们画的壁画让大家觉得感动。

我感到很庆幸,我的班上有Yoyo,我不知道Yoyo是不是一样会觉得庆幸能遇到我这个班主任。我希望在今后的时间里我能给到Yoyo更多的帮助与提点,我希望她有更大的进步。这个才华横溢的小姑娘,她值得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由上述的多个教育实践案例,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积极心理学会给我们的工作以下的启示:

1.研究内容着重于人类美好的一面,注重人的优缺点和市场价值,关注人类的健康、快乐、幸福和发展。

2.关注“身处逆境”的人的生存和发展。

3.引导处在常态环境中的人们构建高素质的社会思想以及个人生活。

4.学校教师应成为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榜样。育人者宜育人,育人者宜自励。

可知,倡导新型高效师生关系,构建充分体现尊重、民主、自由、诚信、互助互爱的教育教学管理关系,是培养全方位人才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个性鲜明、创造力丰富的现代人的必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