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教育学生,需把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前提
2025年08月10日
一、批评教育学生,需把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前提
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场所。在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相得益彰的。特别是班主任在与全校学生相处的时候,绝对不能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要像朋友一样与学生和谐相处,并且能够时刻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如果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一定要共同商量,多多征求学生对老师以及学校的意见;了解学生的烦恼,多谈谈如何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将班主任作为自己团队的一员,而不是学校学生上级部门的领导。这样的话,严肃的批评和教育就能自然而然地为我们构建起良好的感情基础。
案例9:
迟来的“懊悔”
有一次,下午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声响了,老师发现教室里少了几位同学。过了一会儿,几个人急匆匆地跑来了,班主任截住了他们,严厉地批评后,让他们进了教室。这时,有位同学趴在课桌上好像哭了。
下课后,老师走到那位同学面前问原因时,他哭着说:“今天是我的生日,爷爷给我钱,让我找几个好朋友吃顿饭,没想到迟到了。”当时,老师的心里非常难受,他知道孩子父母离异后,又各自成立了家庭,所以孩子很缺少家庭的温暖。老师诚恳地道了歉,学生也想明白了老师的批评是正确的。其实,学生在学校犯错误是难免的,但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克服盲目的训斥,要更加关爱困难家庭的学生,这样有利于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最终取得批评教育的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