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教育学生,需注意选择合适的场合
要使认真的批评教育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选择合适的场合营造和谐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究其原因,是因为青少年的自尊心非常强,不愿意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短处以及重大的疏忽。当着全班人的面批评某个同学,即使用文雅温和的语气批评他,教育效果也不会很好。学生反倒会认为这是老师让他在同学面前丢脸,让他下不了台。一时间,他就会顾不上老师批评得对不对,只是一味地讨厌老师,更容易和老师闹出矛盾。因此,教师应该明白眼前的学生是有灵魂、有思想的生命个体,并能够尊重学生的性格缺陷,不能戴有色眼镜看待学生,更不能轻视和藐视学生。特别是遇到突发的矛盾时,要冷静下来分析混乱的局面,及时避免矛盾,选择最合适的场合平息不可调和的矛盾,达到严肃批评教育的目的。
案例10:
一次尴尬的境遇
班级有个学生纪律较为散漫,有一次,为了准备上公开课,班主任老师事先告知他上课期间不要乱插话。一节公开课下来该生确实没说话,后来无论课上课下,只要他说话同学们就对他说:“请闭嘴。”有一天,班主任老师刚上课,他站起来严肃地看着老师。老师奇怪地问他怎么了,他仍不说话;让他坐下,他仍站着。这让班主任感到极为尴尬。
之后,老师把班长叫到教室外面问情况,才弄明白了这学生抗议的原因。导火线是老师为了上公开课说了有失尊重该学生的语言,而这种行为恰恰伤害了他。于是,老师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向该生道歉,这时该生也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并表示要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场风波才算平息了。
由上述案例可知:
1.班主任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必须具备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和以人为本的博大胸怀。
2.在学校对学生进行严肃批评教育的具体过程中,如何选择恰当、具体的方法,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关键。
3.学校教育工作者要选择不同的方式,对心理素质不同的学校学生进行严肃批评教育的方式也要不同。方式不当的直接批评,不仅不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会导致学生出现自暴自弃、叛逆与反抗等激动情绪,给教育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再者,我们对学生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时,一定要因人而异,选择一个合适的批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