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郝平

序言-----郝平

《红楼——北京大学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一书,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抒写中国共产党奋斗史的优秀之作,也是北京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产生的一项重要成果。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掀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之际,这本书的出版适逢其时,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大红楼同建党紧密相关,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是我们党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地,在建党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星火燎大原,滥觞成瀛海。红楼弦歌处,毛李笔砚在。”以北大红楼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所承载的历史,深刻揭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这里是中国思想启蒙和民族觉醒、追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起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革命的火种,正是从北大红楼开始点燃,播撒到全国各地,照亮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天空。

“大学是一个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红楼——北京大学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一书,以浓墨重彩的笔触,描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党的创建的历史过程,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深刻地回答了什么是北京大学的优良传统。

从倡导“平民教育”“工读教育”“平民教育讲演团”,到走向民间、走向工农、走向人民群众,这本书所揭示的历史表明:与人民相结合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必由之路,坚持人民至上,是北大人的初心与使命。

从对资产阶级议会民主道路的批判,到中西文化比较互鉴,从破除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道路的迷信,到书写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这本书所揭示的历史表明: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回答。坚持自信自立,是北大先驱者的性格。

“北大是常为新的”,鲁迅先生曾经寄望于北大青年“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满腔热情对待新事物,这是北大的传统。

学术、思想、理论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检验解决方案的过程。这本书所揭示的历史表明:坚持问题导向,是北大必须弘扬的优良学风。

万事万物既互相矛盾,又互相依存。只有坚持系统、辩证观点,只有具备总体视野,才能真正推动学术、思想、理论的发展。这本书所揭示的历史表明:广阔的世界视野,深邃的历史眼光,是北大人必须坚守的学术、思想方法。

“改造中国与世界”,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北大人的胸襟。这本书所揭示的历史表明:我们要为人类造幸福,为世界造文明,就必须为了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断奋斗。天下胸怀,是北大人必须具有的担当。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地方,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一些早期著名活动家,正是在北大工作或学习期间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并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这是北大的骄傲,也是北大的光荣。”

据统计,在党的一大召开时,全国58名党员中有24人或直接在北大入党、或在北大学习工作过;全国8个地方建立的党的早期组织中,有7个地方负责人与北大有关。如果说召开党的一大的上海兴业路76号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那么北大红楼便是她的孕育之地。

“红楼飞雪,一时多少豪杰。”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学时指出:“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北大红楼铭刻着我们的前人以青春和热血在黑暗中书写光明的历史。实现中国梦是一场接力赛,1981年,北大青年在燕园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40年后,在2021年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北大青年在天安门广场发出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这是新时代北大人的奋斗坐标。作为红楼精神的继承者,我们要跑好青春奋斗的接力赛,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负光荣历史。

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衷心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够帮助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北京大学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进一步理解我们党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鼓舞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2022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