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疗效,遵从药理成果
阮士怡极为重视现代药理研究,在辨证选方的基础上,他常结合现代中药药理进行加减,而取得较好疗效。阮士怡将自己的辨证处方用药分为三部分,首先,按照中医传统理论给予处方用药,如老年虚寒证胃脘痛(慢性萎缩性胃炎),处方选用黄芪建中汤,并以此处方用药为核心。其次,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的最新成果给予治疗。如在上述处方中加用川贝母、乌贼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此二药具有保护胃黏膜的功能)、黄连(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其具有抑制胃部幽门螺杆菌的功能)。再次,根据患者主症以外的次要症候予以加减用药,如胃脘胀满者加砂仁,便溏者加白术等。
以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为例,阮士怡认为该病多因情志不遂,肝失条达,进而横逆犯胃,胃失和降,瘀滞停涩,终成溃疡,病位多在胃与肝。基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阮士怡举保护胃黏膜与抗酸类中药之功用,提出“行气开郁,活血散结,抑酸杀菌止痛”之治法。处方:白芍、茯苓、延胡索、郁金、乌贼骨(即海螵蛸)、浙贝母、煅牡蛎、半夏、厚朴、黄连。方中白芍味苦、酸,性平,入肝、脾经,重用以调和营血,柔肝止痛,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其具有抗炎、预防消化性溃疡和促进溃疡面愈合的作用;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入肝、脾经,郁金味辛、苦,性寒,归肝、心、肺经,二药入气分以行气解郁,入血分以祛瘀,气血同治,郁开痛止;茯苓味甘、淡,性平,利水渗湿,健脾和中,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其可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酸浓度,防止溃疡发生;乌贼骨味咸、涩,性温,归脾、肾经,煅牡蛎味咸,微寒,入肝、胆、肾经,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二药含少量碳酸钙、硫酸钙、镁、铝、铁、硅等成分,具有止血、抑酸、收敛的特点,与软坚散结之浙贝母合用,可吸附蛋白酶,中和胃酸,保护溃疡面;半夏辛温,化痰止呕,为脾胃二经之要药;厚朴味苦、辛,性温燥善散,可行气运脾导滞以除胀;黄连苦寒,气味俱厚,入胃肠二经,清热解毒,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其具有抑制和杀灭幽门螺杆菌的功能。诸药合用,抑制损害因素,又能增强防御机制。阮士怡这一处方用药方法在临床应用几十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阮士怡反复强调,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是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人体的生理规律和病理变化,但就其本质来讲,两种医学都是以人体的生理病理为研究对象,故两种医学之间又有着共同的生命科学研究基础。阮士怡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应取长补短,医生处方的习惯可以不同,但评价处方优劣的唯一标准是临床疗效。随着现代自然科学和一些新兴分支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结论证实,中医传统理论中的很多内容与现代科学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