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恩师阮士怡教授/郭利平

缅怀恩师阮士怡教授/ 郭利平

此时,我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追思我敬爱的导师、国医大师阮士怡教授。先生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为了中医药事业的兴旺、发展,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他是天津市进行中医科学研究第一人,创新性运用“软坚散结法”另辟冠心病防治蹊径,并拓展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衰老,研究成果衍生的系列中成药——降脂软脉灵Ⅰ~Ⅳ号方药、千金复脉片、新生脉散片等,疗效显著,至今仍然在临床造福着众多患者,推动着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为后世留下一笔笔宝贵的财富。先生在学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自有公论,在此不愿赘言,仅欲诉学生之感。

先生离开我们两个多月了,听说他生前早做安排,如有不测丧事一律从简,决不允许收取学生们的“份子”钱,连去世之日都是正值因新冠流行人员不能集聚之时,我们都没能很好地举办一个送别仪式。先生就是这么一个正直、踏实、善良、从不愿意给他人带来麻烦,却总是乐于助人的仁者、智者。三更树摇随鹤唳,残山剩水念好人!说实在的,乍听得先生去世,我并未感到很痛苦,只是有些悲哀、凄楚、失落而已,人生自古谁无死?然能神清体健活过百年者又有几人幸?先生正是健康长寿的典范!真正算得上“寿终正寝”了。记得先生常和我们说,活着就要做一个有用于社会的人,不然就是负担。先生95岁高龄之时还坚持门诊,践行苍生大医之实,号召大家好好活着并喊出“度百岁乃不去”的豪迈,103岁后有些力不从心时才改口又发出“度百岁乃去吧”的无奈,如此崇高的人生境界、超然脱俗的灵命“三观”,令人敬佩。只是今后再也见不到先生了,再也不能和他一起感悟人生、聆听教诲了。老师,您到底去了哪里?难道真的有那么一个叫作“天堂”的空间吗?无论哪里,愿您一切安好!

从小至今我有不少的老师,但只有几个是一生想忘也无法忘却的,先生就属其中。一生光明磊落,问心无愧,为人耿直善良,老实本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对于生活和命运的安排从不抱怨,总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而且始终保持着清廉节俭质朴的良好作风。无论是对待亲朋,还是对待同事、患者、邻里,都是助人为乐,广结善缘。您不仅传授我们医学知识,还教导我们做好人的道理,不仅用心血和汗水培育了我们,还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熟悉您的人们心中,树立起了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您是我们永远缅怀和热爱的好老师,我们会深深地惦念您,永远永远感谢您。您高尚的人格、对学术的挚爱和谦逊严谨的治学态度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您的谆谆教诲永远是我们生活的警世恒言,您是我们的骄傲、自豪。

大师已乘仙鹤去,留取美誉照汗青。生老病死是自然界更替的必然法则,在轮回中每个人就像链条中的一环,发挥的只是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无情的岁月一天天地逝去,也总是在毁灭着那些完美的记忆,留下的只是些许支离破碎的印记。过去依稀的情景,今天任凭你费尽心思,绞尽脑汁,组合而成的也只是一个个虚幻的梦境了。只有一种深深的怀念与哀思,还时时涌上心头,让人无法释怀,也无法忘记。

先生靠自己的勤劳,开创和打拼出了一片精彩的世界;靠自己的智慧,坚定地走出了一条完美的人生道路;靠自己的信念,始终践行了一部大医精诚的圭臬。人生的话题无穷无尽,生命的历程又岂能一概而论!冬去春来如环无端,达官庶人比肩接踵,只有好人好医生令人永难相忘,成为心中永远的标榜。未来的路,我要用先生教授的知识去照亮,要用先生的德行去影响我的学生,希望他们都能在我这里收获如我在先生那里的收获。我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仁者寿、智者知,逝者已、生者继,圆寂终、正果成。

郭利平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1991年跟随阮士怡先生学习,获得硕士学位。现为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从事中医心脑血管、老年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