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障碍用药
老年抑郁障碍用药
老年期抑郁障碍除了具备一般抑郁障碍的主要症状外,往往还具备如下特点:①疑病症状;②焦虑、激越;③躯体症状;④精神运动性迟滞;⑤妄想;⑥认识损害;⑦自杀倾向。对老年抑郁障碍的病人要加强饮食护理,增进营养,对伴发的躯体疾病给予恰当的治疗。老年抑郁患者常伴有多脏器的疾病,对抗抑郁剂较敏感,且耐受性差,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药物剂量。此外老年患者的肾清除率下降,剂量应低于成人剂量。三环类抗抑郁剂药物有明显的抗胆碱作用,应谨慎使用,避免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由于老年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等能力较低下,血药物浓度往往较高,故可能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另外,由于老年人对抗抑郁剂的敏感性明显高于青壮年人,因此老年人的剂量应为成人剂量的1/3~1/2为宜。
西药
1.西酞普兰 每日5mg,1 次服。根据病情可缓慢增量达每日20mg。病情好转后维持量每日10mg,早饭后服。
2.舍曲林 开始每日25mg,1 次服,约2~4周起效,可间隔1~2周调整剂量,最高剂量每日100mg。维持量每日25~50mg。根据睡眠情况早晚饭后服均可。
3.曲唑酮 每日25mg,1 次睡前服。5~7天加至50~100mg,最高剂量每日150mg。宜分2次服,晚上量多一些以利安眠。最好与食物同服。维持量每日25~50mg。

4.奈法唑酮 每日100mg,分2次服,缓慢加量达每日150~300mg,分3次服。维持剂量每日100~150mg。
5.米安舍林 每日10~20mg,缓慢递增至30~60mg。维持剂量每日20~30mg。每晚顿服1次。
注:西酞普兰、舍曲林、曲唑酮、奈法唑酮、米安舍林不可同时服用,如病情无好转请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应用。
中成药
1.人参蜂王浆 每次10mL,每日2次服。有滋补营养之功效。用于老年体弱,食欲减退,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者。
2.柏子养心丸 每次1丸,每日2~3次服。有补气养血安神之功效。用于辨证属气血不足者。症见气短畏寒,心神不宁,失眠健忘,夜多恶梦等。
3.天王补心丹 每次1丸,每日2次服。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心阴不足者。症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口舌生疮,大便干燥等。
4.琥珀多寐丸 1.5~3.0g,睡前1次服。有平肝安神之功效。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心神不安,惊悸怔忡,失眠等。
5.刺五加片 每次2~3片,每日3次服。有扶正固本,益气健脾,补肾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年老体弱,久病不愈,气血两亏者。症见腰膝酸软,全身乏力,心悸失眠,阳事不举,多梦遗精,食欲不振等。
中药单方
1.三味紫檀香汤 紫檀香300g、肉豆蔻300g、广枣300g,水煎除渣温服,2~3g / 次,每日2~3次。有清心,凉血,镇静之功效。用于心神不安,心悸烦闷,心跳气短,下肢浮肿等。
2.败酱 6~15g,水煎,每日2~3次服。有镇静安神之功效。用于抑郁症失眠较重者。
3.五味子 5~15g,水煎,每日2~3次服。有养心安神之功效。用于心阴不足,心失所养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
4.酸枣仁 9~15g,水煎,每日2~3次服。有养血益肝,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肝血虚所致的失眠,惊悸怔忡等。
5.灵芝 3~15g,水煎,每日2次服。有养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心气虚或心血虚所致的失眠多梦,心惊怔忡,健忘呆滞等。
中药复方
1.五味子汤加减
组成 人参6g 黄芪12g 甘草6g 麦冬10g 五味子15g 酸枣仁15g 柏子仁15g 合欢花15g
功能 补益心气。用于辨证属心气不足者。症见面色
白,心悸气短,头昏乏力,自汗,懒言善欠,胸闷少气,善太息,惊恐气怯等。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来源 中医精神病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萱草忘忧汤
组成 桂枝1.5g 白芍1.5g 郁金15g 青陈皮各3g 半夏3g 合欢花30g 贝母12g 茯神12g 柏子仁12g 萱草15g 龙眼肉12g 甘草1.5g
功能 行气补血,养心健脾。用于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生化不足,心血损耗,气血郁滞不畅所致的抑郁症。症见病程日久,心神不宁,坐立不安,忧愁郁闷,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健忘,食少,纳呆等。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来源 龚绍麟.抑郁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安神汤
组成 酸枣仁15g 柏子仁15g 茯苓15g 夜交藤20g 合欢皮20g 琥珀1g
功能 养心安神,补脾宁心。用于老年抑郁而失眠较重者。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来源 中国脑病秘方全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4.益心定志汤
组成 当归身10g 紫丹参12g 白檀香5g 细砂仁3g 酸枣仁6g 炙远志6g北五味子5g 桔梗6g 煅牡蛎12g
功能 和血通阳,补益心气,育养心神,宁神定志。用于治疗抑郁症失眠较重,不易入睡,时时惊醒,并有心悸健忘,胸闷气短,疲乏无力等。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来源 千家妙方.北京:解放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