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配餐
秋季配餐
1.养肺平补,润燥生津 秋季五脏属肺,此时人体以肺主收敛为特征。因此秋季一般正常体质者应以养肺平补为宜。燥为秋令之主气,不管是正常体质者,还是虚证、实证体质者,秋令之燥气对之均有影响,因此秋季进食一般均应予以润燥生津。

2.味宜辛甘,滋阴补气 若有秋燥之征象者,食物味宜辛,以散肺气之郁。温燥初起者,食物性味宜辛凉、辛甘凉,以清肺热润其燥;凉燥初起者,食物性味应辛温或辛甘温,以散寒润燥。燥证后期(寒或热已解)应养肺平补。有肺气脾虚征象者,或累及其他脏器出现气阴征象,应辨证予以补气、补阴或气阴俱补。
秋季一周食谱

上面的食谱中,1周平均每天提供能量8 003千焦(1 920千卡),蛋白质93g。提供的能量中,有19%来自蛋白质,22%来自脂肪,59%来自碳水化合物。
替换食谱
●凉菜类
1.花生冻豆腐
原料:花生仁200g 清水2碗 再来米粉40g 太白米粉15g
制法:花生仁泡水10小时,沥干备用。花生仁加2碗清水,以果汁机打匀后,以滤网滤掉豆渣即成花生浆。先取一半的花生浆倒入锅中加热后搅拌均匀,取另一半倒入再来米粉和太白粉拌匀后,再倒入以加热拌好的花生浆中煮至浓稠。再盛入以铺好保鲜膜的模型中,冷却后放入冰箱冷藏,待凝结成型后可取出切块,食用时可搭配姜泥和素蚝油。
2.凉拌昆布
原料:昆布100g 嫩姜、辣椒、酱油、香油、黑醋、白芝麻各适量
制法:先将嫩姜及辣椒切丝备用。昆布先用热水浸泡后,卷成圆形切丝备用。锅中放入清水煮滚后,放入昆布煮软备用。最后将昆布、姜丝、辣椒丝、酱油、黑醋、香油拌匀盛盘后,撒上白芝麻即可。
3.百合拌金针
原料:百合50g 金针200g 黑胡椒粒、盐、橄榄油各适量
制法:百合剥瓣洗净去杂质,金针花洗净沥干。锅中水热入橄榄油,先入金针汆烫、再入百合汆烫,待百合色呈透明即可捞出盛盘,撒上黑胡椒、盐即可。
4.凉拌过桥米线
原料:干米线半包 柠檬2颗 西红柿3颗 红辣椒、姜末、花生酥、香菜、白芝麻、素火腿、干笋汁、豆豉、盐、糖、八角油、花椒油、草香油、豆腐乳汁、水果醋各适量
制法:米线先泡水2小时,将6碗水烧开,米线川烫1分钟即捞起,滤干备用。将水果醋半碗,盐、糖各1匙,姜末、辣椒各少许,八角油、花椒油、草香油各1匙,调匀淋在过桥米线上。最后撒上番茄丁、花生酥、素火腿丝、白芝麻和香菜即可。
5.拌胡萝卜丝
原料:新鲜胡萝卜100g 葱、姜、盐、醋、香油、味精各适量
制法:胡萝卜去皮,切细丝,葱和姜切成细丝。先用盐把胡萝卜丝腌10~15分钟,把腌出的水倒掉,加上葱姜丝,少许味精,加醋和香油拌匀,最好放10多分钟再吃。如有兴趣,加点香菜更好。
●素菜类
1.兰花烧双菇
原料:西兰花100g 白蘑菇50g 香菇50g 胡萝卜50g 盐、太太乐蘑菇精、蚝油、白糖、淀粉、太太乐原味鸡汁各适量
制法:西兰花切成小朵,白蘑菇、香菇切片,胡萝卜切丁,待用。锅内放适量蚝油和太太乐原味鸡汁,下入全部原料小火煨5分钟,用盐、太太乐蘑菇精、白糖调味后,再用淀粉勾薄芡,即成。(用太太乐蘑菇精可更突出双菇的清香和鲜美。)
2.铁板豆腐
原料:传统豆腐1大块 青蒜1根 大蒜5瓣 干淀粉1/2杯 姜5片金针菇100g 鲜香菇2朵 冬笋1/2支 冬菜、黑木耳各10g
调味料:A料:绍酒1大匙 糖、辣豆瓣酱各1/2大匙;B料:素高汤2杯 湿淀粉1大匙;C料:胡椒粉1小匙;D料:香油1小匙
制法:鲜香菇、金针菇分别洗净及去蒂,香菇切片,金针菇切段;黑木耳泡软,去蒂撕成片;冬笋去壳,放入滚水中氽烫后切片;冬菜洗净,沥干水分;青蒜洗净斜刀切成片;姜、大蒜去皮,分别切末备用。豆腐切厚片,沾裹薄薄一层干淀粉,放油锅煎至两面金黄,捞出沥油。锅中倒入2大匙油烧热,姜、蒜末爆香,放入配料炒匀,淋上A料,再加入豆腐及B料勾芡,盛出。铁板烧热、刷油,铺入青蒜尾段,盛入料理好的豆腐,撒上青蒜片和C料,淋上D料即可,连铁板一起上桌。
3.贡菜干丝银芽
原料:贡菜100g 豆干、嫩姜各5片 银芽200g 红辣椒1个 大蒜2瓣
调味料:A料:米酒1大匙 白醋1/2大匙 盐、糖各1小匙素高汤2大匙;B料:香油1小匙
制法:贡菜洗净,放入水中浸泡30分钟,去老根,切段;豆干洗净、切细丝;红辣椒剖开、去籽,切丝;银芽去头尾,泡入冰醋水中,捞出,沥干水分;大蒜去皮、切末;嫩姜切丝。锅中倒2大匙油烧热,爆香蒜末、姜丝,放入豆干、贡菜、红辣椒和银芽,再加入A料快速拌炒均匀,淋上B料即可。
●荤菜类
1.番茄鸡块
原料:鸡胸肉200g 土豆1个 柿子椒1个 辣椒1个 番茄3个 盐、五香粉、料酒各适量
制法:鸡胸肉切块,放盐、五香粉、料酒腌制。番茄用开水烫过以后去皮,切碎入锅熬成酱备用。土豆切小块,柿子椒、辣椒切小菱形块备用。鸡块下锅炒至八成熟盛盘备用。土豆块下油锅煸至八成熟,到入少许水盖上盖焖至土豆变沙变软。倒入番茄酱、柿子椒、辣椒块翻炒片刻,出锅盛盘。
2.菊花肉片
原料:鲜菊花30g 猪瘦肉250g 鸡蛋2个 熟鸡汤150g 水淀粉50g 食盐、味精、料酒、香油、胡椒粉、葱、姜各适量
制法:猪肉洗净,切成薄片,菊花瓣用清水洗净,沥干再用清水漂上;姜、葱切细;鸡蛋去黄留清。将肉片用蛋清、食盐、料酒、味精、胡椒粉、水淀粉等调成匀浆,再用食盐、鸡汤、胡椒粉、味精、水淀粉、香油等对成汁待用。锅上火烧热,加入植物油,待油烧热后,放入肉片炒熟,捞出。将锅置火上,加油适量,放入姜、葱煸炒片刻,即倒入上述肉片,烹入料酒炝锅,把对好的调料汁搅匀倒入锅内,先翻炒几次,再放入菊花瓣,炒熟即可。
3.蜜瓜猪汤
原料:白蜜瓜750g 南北杏共50g 瘦猪肉300g 清水适量
制法:将蜜瓜切开数块,去瓤。把清水与猪肉、南北杏同放锅内烧滚,下蜜瓜,待滚起,改文火煲约3小时即成。
4.红烧鱿鱼
原料:水发鱿鱼350g 玉兰片50g 酱油、食盐、味精、料酒各适量 胡椒粉、水淀粉、葱、姜各少许
制法:鱿鱼洗净切成约2cm见方的块;葱、姜适当切细,玉兰片切成丝,待用。锅中放适量水,将鱿鱼丝下锅,烧开,捞出沥干水分。锅烧热,放适量油,葱、姜和玉兰丝一同放入锅内稍炒,待出香味后,烹入料酒、酱油,添汤少许,放入鱿鱼丝,并加入食盐、味精、胡椒粉等,把锅烧开,勾入水淀粉即可。
5.姜汁海螺片
原料:鲜姜30g 海螺肉150g 香油、醋、食盐、味精、酱油各适量
制法:把海螺肉适当切片,用开水汆过,煮熟,捞出,放盘中待用。姜洗净,剁成细末,和醋、香油、味精、酱油、食盐对成汁,浇在螺片上,拌匀即可。
●汤菜类
1.猴头鸡肉汤
原料:猴头菌100g 鸡肉100g 白菜心100g 料酒、葱、姜、精盐、味精、胡椒粉各适量 清汤50g
制法:将猴头菌洗净,放入盆内用温水涨发,削去底部的木质部分,再洗净切成2mm厚的薄片,发猴头菌的水用纱布过滤备用。将鸡肉剁成2cm见方的小块,葱切段、姜切片,白菜心洗净用手掰碎。锅烧热下入素油,投入葱、姜、鸡肉共煸炒后,放入精盐、料酒、发猴头菌的水和少量清汤,用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炖1小时,然后下入猴头菌再炖半小时。汤中下入白菜心、味精、胡椒粉,略煮一下倒入汤盆内即成。
2.生汆五片汤
原料:生鸡脯肉、水发海参、猪里脊肉、猪腰、熟瘦火腿各50g 鲜笋40g料酒、植物油、精盐、味精、鸡清汤各适量
制法:将生鸡脯肉、水发海参、猪里脊肉、熟瘦火腿、鲜笋分别用刀片成薄片;猪腰一剖两半,去净腰臊,再用刀片成薄片,同放盘内。炒锅上火,加入鸡清汤,煮沸后放入鸡片、海参片、里脊片、火腿片、笋片、腰片,加入料酒、精盐,见沸后随即用漏勺将所有原料捞出,倒入汤盆内,再将汤内浮沫撇尽,加入味精,淋上植物油,然后倒入盛有五片的汤盆内即成。
3.黄芪猴头鸡肉汤
原料:猴头菌200g 黄芪20g 鸡肉100g 白菜心150g 葱白、食盐、胡椒粉、绍酒、植物油各适量 清汤400g
制法:猴头菌用温水发涨,洗净,切成薄片;发猴头菌的水滤后待用;鸡肉剁成块;黄芪用温毛巾揩净后切成薄片。锅烧热下猪油黄芪,葱、鸡块共煸炒后,放入食盐、绍酒、清汤、猴头菌再煮半小时,撒入胡椒粉。捞出鸡块、猴头菌,汤中下入小白菜心,略煮片刻入碗内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