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怎么办?

急性肠胃炎怎么办?

急性胃肠炎是指由于饮食不当,吃了含有细菌污染或腐败变质的食物而导致的胃肠道疾病。患急性胃肠炎的人,平时一般都有暴饮暴食或吃不干净且变质食物的习惯。比如喝过期的牛奶、吃变质的馊菜、馊饭或是被污染过(苍蝇爬过)的饭菜等等。

急性肠胃炎比较常见的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烧、头痛。腹泻时的粪便多为绿稀水,有时带有血或粘液,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脱水、酸中毒等情况,此时会出现皮肤干燥、弹性差、手脚冰凉、眼睛发花、两眼合不拢、眼窝凹陷、呼吸深长、神志不清、脉搏细弱甚至休克等症状。

如果小朋友患上了急性胃炎,应尽量让小朋友躺在床上休息,这样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在禁食期间,可以给孩子喝一些淡盐水,同时还可以根据孩子大便的性质、含水分的多少,排便的次数、小儿精神状态、手脚的冷热情况等来判断小朋友的病情。假如小朋友大便次数过多、含水量也多、双眼下陷、面色发灰、手脚发凉、小便极少,就是病情严重的表现,此时最好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药治疗。

当孩子患急性胃肠炎时,大便的次数会明显增加,含水量也会相应地增加。由于大便中含有的酸性代谢产物会刺激肛门,使肛门处发红。因此,每次大便后要给孩子清洗肛门处,并涂上一层氨酸软膏。如果孩子的肛门处已经发红,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擦一些药水,并注意保持患处皮肢干燥,以尽快使状态好转。

为了预防小朋友急性肠胃炎的发生,平时应培养小朋友养成注意卫生的好习惯。餐具每天都要进行消毒处理(开水煮或笼屉蒸),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及不干净的食物,生吃瓜果时一定要将瓜果清洗干净,并养成不偏食、不暴饮暴食的良好饮食习惯。